随着全国疫情形势日趋稳定,年初被按下“暂停键”的旅游市场显现出复苏迹象,旅游消费信心逐渐恢复。据文化和旅游部统计,5月1-5日,全国共计接待国内游客1.15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75.6亿元,本地游、短途游、自驾游占比明显增加。人们的旅游热情正在被点燃,水上旅游产业也渐渐有了复苏的温度——
武汉两江四岸“生机”再现
4月25日19时20分,随着一声汽笛响起,两江游览游船“东湖号”从粤汉码头发班。停航95天后,武汉两江游览游船正式复航,63名游客登上了游船,其中包括16名医护人员。
夜幕降临,两江四岸披上了五彩的灯光“武汉加油”“湖北加油”“世界加油”等字样呈现在岸边的楼宇上,在游船上看来尤其醒目。看着两江四岸的风景,乘客们都情不自禁发出感慨——我们守护的武汉终于回来了。
吹着江风,赏着江景,来自武汉某医院的护士王女士说,上次好好看江景还是去年12月,现在看长江,更美了!看着两江四岸的夜景,医护人员董先生非常有感触,这是他首次以乘坐游船的方式欣赏长江夜景,此前他已在岗位坚守了五六十天。
为了确保游客的健康和安全,两江游览游船运营方在订票、乘船等方面做了相应的调整。据了解,复航后两江游览采用无接触式分时预约售票,游客可在相应的网络平台和微信号上预订电子船票,游览当天通过扫“游船码”快速乘船。此外,游客在码头现场也可以通过扫码在线支付购票。
“进入码头和登船前,我们会对游客进行体温监测,确认游客体温正常。”武汉江汉朝宗轮船旅游公司工作人员廖成志说,除了体温检测,乘客还需要出示相应的健康码,只有一切符合要求,才能登船游览。“为了大家的健康,游客进入码头和乘船时,要全程佩戴口罩。此外,目前我们没有开放游船上的室内空间,游客可以在游船的甲板上欣赏武汉的夜景。”廖成志表示,根据规定,目前船上承载的游客数量不得超过额定载客量的30%。
旅游研究中心等机构最新发布的《新冠肺炎疫情下旅游需求趋势调研报告》显示,武汉成为网民最想去旅游的城市。“这份结果可以说饱含着全国人民的深情,表达着大众对‘英雄的城市’的关切和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宋瑞表示。
三峡旅游带来新产品
站在海拔1388米的赤甲山顶俯瞰夔门,搭乘三至四小时的“两峡一峰”短途游轮饱览神女峰、巫峡、瞿塘峡风光……“五一”期间,一度受疫情影响的三峡旅游呈回升态势,一批新景区、新产品带来的新体验,成为吸引游客的主要亮点。
一艘标有“两峡一峰”字样的游船,载着140余名游客,于假期首日从重庆市巫山县出发,沿着秀美壮丽的巫峡和瞿塘峡,向诗城奉节驶去,开启它的首次短途航行。
与以往长途豪华游轮方式不同,乘坐“两峡一峰轮船的游客只需花三至四个小时就能饱览三峡风光。这种由三峡集团在巫山、奉节两县支持下,整合相关资源以“短途”之长,补“长途”之短的旅游线路,是三峡旅游今年“五一”吸引市场关注的重要产品。
地处长江三峡之滨的巫山和奉节,境内有白帝城、瞿塘峡、夔门、巫峡、神女峰等众多世界级旅游资源。受疫情期间暂停跨省跨境旅游影响,加之多年来三峡长途游船市场增量日趋缓慢,短途游成为两地旅游扶贫“谋变”的必然选择。
“首航预告发出去没多久,报名人数就达到了预期效果,不仅有来自川渝地区的游客,甚至还吸引了来自陕西等地的旅游经销商。” 三峡集团基地旅游公司派驻巫山的旅游扶贫工作组成员刘文说,部分外地旅游业者也表示,三峡地区旅游资源很有潜力,今后将重新关注。
5月2日下午,奉节三峡之巅景区通过各种渠道对外发布“临时关闭景区进口的通告”。作为前一日才正式对外开放的新景区,三峡之巅由于独特的俯瞰视角,以夔乐为核心的多种体验业态,连日来游客预约量持续增长。
“登夔门三峡之巅,览高峡平湖神韵,观滚滚长江东逝,览白帝一叶轻舟。”负责开发运营奉节境内旅游景区的赤甲文旅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自然风光壮丽、历史文化深厚的三峡旅游,需要不断增加新视角、新体验,才能持续保持吸引力,尤其是对年轻游客的吸引力,“三峡之巅和夔乐展示正是这样的探索,也得到了市场的正面回应。”
三亚推出本地游新项目
“乘坐游船畅游三亚河,看群鱼飞跃、白鹭起舞、树影婆娑,边赏美景,边品本土美食,感受到了不一样的鹿城之美,感觉十分舒畅!”“五一”期间,三亚市民张女士惊喜地发现了一种更适合携伴同游的“新玩法”,既能避开热门景区,又能和一群好友相聚,独享好玩又新奇的“家门口半日游”舒适时光。
近日,三亚旅文集团发布消息,结合特殊时期情况,该集团也在加速创新玩法,不断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推出了“夜游+内河游船+本土美食”的高品质旅游产品,备受市民游客青睐。
三亚城区有三亚河、临春河两条河流穿城而过。临春河两岸植被茂盛,植物覆盖率高达90%以上,生态环境优良。内河游船项目的推出,让市民游客不仅可以驻足河边观河景,还可以乘船于河中欣赏白鹭翩飞、鱼翔浅底、草木青葱、水绕城泽之美景,享受三亚优良生态环境带来的红利。
通体的白色船体外观、蓝白相间的内饰沙发,大圆餐桌上摆布着海南独特风味的打边炉美食,船外碧波绿岸,风景如画……让乘船的游客直呼“太过赏心悦目”。
“在三亚居住多年,这是我们不曾见过的风景,乘船游内河,也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重新认识和了解了我们的母亲河文化。”市民江女士手举相机不停地拍下两岸的美景。她说,与海上观光旅游相比,她更喜欢内河游船的体验性,感觉更符合本地人的消费需求,“河道行船平稳,在内河游船上用餐,举办一些小型的音乐餐会,舒适度很高,在安全出行的基础上,能够满足我们日常社交小聚的需求”。
“此次推出的新产品市场反响非常好,仅‘五一’前4天时间我们的销量就已达到了今年4月份的全部销售量,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投入游船运力,不断丰富内河游产品供给,以满足更多市民游客的个性化需求。”海南航程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宋萍介绍,游船固定发船时间为每天12时、18时,也可自行预约时间,每船限制13人以内,通过一船一桌定制,为游客提供融合内河游船与本土美味的新体验。根据航程线路,游船从三亚游船旅游中心出发,沿着三亚河行驶,途经白鹭公园、情人桥、新风桥、鸿洲国际游艇港、三亚大桥等地标性景点,游客可在欣赏风光的同时,尽享海南当地海鲜等特色餐食,体验一对一的旅游服务。
为进一步加速“疫”后旅游市场重振,推动旅游消费升级,三亚各涉旅企业积极联动,不断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推出各类专注体验、休闲需求的高品质旅游产品激活市场。日前,三亚海上巴士、三亚双层观光旅游巴士、亚龙通航、海昌梦幻不夜城等4家企业结合三亚滨海观光、内河旅游、低空飞行、夜游等特色产品,推出“海陆空一日游”项目以及多款优惠套餐,为市民游客度假休闲提供更多选择。
“硬核”措施助力旅游业复苏
为了帮助旅游业尽快复苏,相关部门利用假日经济积极推出多项措施,保障旅游企业安全复工。
近日,随着深圳市大鹏新区各旅游景区景点逐步开放,游客逐渐增多,为持续抓好辖区疫情常态化防控,大亚湾海事局加强与深圳市大鹏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的沟通与合作,根据疫情防控工作实际,及时梳理和调整前期防控措施,向防疫指挥部提出景区景点开放后游艇及休闲旅游船舶疫情防控建议。
同时,大亚湾海事局加强岸线巡查和夜间检查,实行每周一次辖区岸线全覆盖,督促各游艇会、作业点落实安全生产和疫情防控双重责任,落实返岗船员个人防护要求,周密做好船员、游客的信息管理,做到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两不误。根据疫情防控管理要求,大亚湾海事局还编制了疫情防控注意事项宣传册,派发至各游艇会和休闲旅游船舶公司,督促游艇及休闲旅游船舶落实防控要求,控制游艇及休闲旅游船舶载客率,减少人员聚集。
今年年初受疫情影响,青岛海上观光旅游行业一度陷入停滞状态。3月中旬,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好转,一些海上旅游企业准备复工复产。
青岛海事局前海海事处奥帆中心海巡执法大队了解到情况后,积极与海上旅游企业对接。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有序推进涉海旅游船舶安全检查。海巡执法队员们每人一天步行15公里,来回穿梭在码头和游船的各个舱室之间。经过一个月的辛勤付出,完成了辖区内250余艘旅游观光船舶的安全适航性检查,助力青岛海上旅游经济复工复产。
新需求推动行业转型升级
最近,中国游客普遍尝试了三个旅游的新事物——“预约”“错峰”和“限流”。这给游客们增添了一些新程序,但也创造了一种新体验——“摩肩接踵”的拥挤景象消失了,旅游变得更加有序和舒心。
今年“五一”假期,故宫4月29日宣布恢复开放,当天上演抢票大战,10天之内的门票被一抢而光。九寨沟5月1日就把5月3日的门票卖光了,这样的现象在全国很多知名景区都已上演。
4月13日,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关于做好旅游景区疫情防控和安全有序开放工作的通知》,要求在疫情防控期间,旅游景区只开放室外区域,室内场所暂不开放,接待游客量不得超过核定最大承载量的30%,收费景区在实施临时性优惠政策前要做好评估,防止客流量超限。
目前,80%的全国5A级旅游景区可以通过官网、公众号、第三方平台等实施门票预约,还有20%正在按要求抓紧落实。
未来这种预约制将会成为一种常态,人们的出行也会更加的理性化。
旅游业应该借机加快转型升级,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举认为,传统旅游业是靠垄断资源,这种靠天吃饭的模式不可持续,必须想办法创新。这种创新既包括内容意义上创新,也包括模式上的创新。
魏鹏举认为,推动旅游业的转型升级要打破门票经济,只依赖门票盈利的模式不符合中国旅游业升级发展的方向。“要用合理的收费保障景区的正常运营,不能紧盯着门票,需要有升级发展的意识和战略眼光,然后逐渐地实行这种梯度性的转化。” 魏鹏举说,从迪斯尼发展趋势来看,其实旅游业的内涵本质也是一种文化体验,所以如果你能把文化体验、文化IP做起来,旅游业才能真正实现摆脱门票经济、走向创意产业、创意文旅的那个高质量发展的路线上去。
而且,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景区预约制的推行,在很大程度上将加快景区智慧系统,尤其是门票销售系统的建设。景区预约制的提出和要求,正好赶上国家大力推行“新基建”的重要举措。随着包括5G网络、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在内的“新基建”按下快进键,数字化会更加全面地覆盖大众的日常生活。目前看,景区预约制是为防控疫情的非常举措,但是,从战略的角度上看,景区预约制是通过外部压力,倒逼景区加快推进智慧化和数字化升级,以适应后续的发展趋势。
“低密度、高质量”成为旅游新常态
受疫情影响,国内旅游目前成为我国旅游市场的唯一支柱。这对国内游而言无疑是“利好”,但旅游业复苏可期,却很难回到从前。疫情防控,必将长期坚持;人们对旅游的需求,也在潜移默化地发生着改变。疫情之后,国内旅游亟待构建一种“低密度、高质量”的新常态。
中国旅游协会会长段强认为,疫情将深刻改变我们的思维定式和生活方式,对中国旅游业未来走向产生重大影响。在中国旅游未来发展中,能立于不败之地的企业必然有过硬产品,过硬的产品必然是引领或者契合游客消费需求、精准设计的原创产品。
中国已进入大众休闲时代,很多旅游目的地成为主客共享的空间。河南大学文化产业和旅游管理学院院长程隧营说,未来怎样围绕知名城市和知名景点,建设休闲度假区域,打造休闲度假产品,将是旅游业面临的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和腾讯文旅产业研究院近日发布的《新冠肺炎疫情下的旅游需求趋势调研报告》建议,以弹性休假、发放消费券和升级服务认证等为核心,消除游客消费的不确定性。前期消费激发宜围绕周边游、省内游展开,以自然健康的产品为中心,进一步提高旅游的技术含量,降低消费门槛,革新旅游体验。
疫情使得外来游客巨量减少,如何让本地人游本地,是旅游业亟需解决的问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刘家明认为,本地人休闲具有多次性、深度体验等特征。疫情倒逼旅游创新,观光型景区要过渡到休闲型景区,降低高价门票,提供特色休闲活动和商业服务,提升主客共享体验,才能吸引当地居民。
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杨军建议,要聚力优质旅游产品供给。疫情后,人们更加关注健康游、生态游、自驾旅居游等,康养旅游将迎来快速发展期。建议大力开发数字化、沉浸式、互动性、体验式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发展健康小镇、康养综合体、休闲养生等大健康旅游产品,丰富旅游产品的新业态,壮大旅游产品的新动能。
旅游市场振兴的条件是市场有需求,产业有供给。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教授厉新建说,我们要高度重视常态化防控下有效激活消费,需要政府端、企业端、游客端共同努力,政府端要认识到旅游的恢复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就业稳定的重要意义,要重视营商环境改善;企业端要提高自身能力、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游客端要形成契约意识,做到文明有爱心,消费有品位。
(新媒体责编:zfy2019)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