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零时,我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标志性水文站星子站的水位井内,湖水漫过一道红色标记——“1998年洪水位22.52M”,突破有水文纪录以来的历史最高水位。15日10时,鄱阳湖水位从高位缓退,但星子站水位为22.28米,仍然超警戒水位3.28米。
更让人揪心的是,目前鄱阳湖面积已达4206平方千米,为10年来最大。据有关专家推断,按照这个上涨速度,鄱阳湖的面积极有可能超越青海湖,由中国第二大湖短暂跃居“中国第一大湖”,而长江下游城市的防汛压力也随着鄱阳湖面积的扩大在不断增大。
它是如何形成的?
鄱阳湖对长江下游为何如此重要?这得从鄱阳湖的形成以及历史演变说起。
现代鄱阳湖地貌的显著特征是:水体入侵河谷、阶地的现象十分普遍。在条带状的鄱阳北湖,水面开阔,超过该地长江水面的一倍以上,显系古赣江断陷河谷近期沉溺而成;在其两侧存在的许多沉溺支谷也可引以为证。在形似倒立三角形的鄱阳南湖,其东北部、西北部、特别是南部, 也有许多因水体入侵河谷阶地之间而形成的狭长的岗间湖泊,这些湖泊的床底都是由网纹红土组成,其上只是在湖槽底部才有一层极薄的近代湖积物。水体入侵河谷阶地的事实证明:鄱阳湖地区近期构造运动,具有强烈的下沉趋势,这就为历史时期鄱阳湖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大约6000万年前,燕山运动初步奠定了中国东部地区的地貌骨架。在这一复杂地质过程中,江西北部基底古老岩石受力挤压后,西边抬升为山体,东南边下陷为盆地,鄱阳湖盆地初具雏形。
由于鄱阳湖是长江流域的一个过水性、吞吐型、季节性的通江湖泊,故而其大小“飘忽不定”,形成了“高水是湖,低水似河”的独特景观。具体来说,在汛期时呈现湖相,当水位高过20米时,其面积可达4125平方千米以上;在枯水期呈现河相,当水位在12米时,其面积仅为500平方千米。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的谭其骧、张修桂认为,从历史文献、考古遗址、新构造运动情况的综合分析中可以看出,历史时期的鄱阳湖,曾经历着沧桑巨变。
长期以来,鄱阳湖被认为与彭蠡古泽具有承继关系。但是,经谭其骧先生考证后认为,现在所看到的鄱阳湖是在彭蠡古泽消亡之后逐渐形成的。
谭其骧认为,彭蠡古泽原在江北,且与长江主河道相连,经过长期的泥沙沉积作用,古泽与主河道逐渐分离,彭蠡古泽被分割为江北的若干小湖。这一过程大概在西汉中后期最终完成。自西汉至隋唐,长江水逐步入侵河谷,长江在古赣江河道之上逐渐形成了一片全新的断陷水域,由此造就了鄱阳湖北湖,这一片水域也长期被称作彭蠡泽,但其与彭蠡古泽实为地理位置与形成原因皆不同的两片独立水域。
自隋唐以后,气候变化导致长江径流量增加,上游的云梦泽以及彭蠡古泽的消失,使得大量江水奔涌至鄱阳湖附近,在江水作用之下,鄱阳湖继续南扩,形成了新的鄱阳南湖。由此,鄱阳湖南北湖的分布样态基本形成。明清之际,鄱阳湖形成了湖汊交错的局面,伴随着时令性来水变化,鄱阳湖的湖体面积长期摇摆不定。两千年来,鄱阳湖从无到有,从小变大,经历了人类与江水之间的长期互动。彭蠡古泽因泥沙沉积而衰亡,这是导致鄱阳湖形成的重要原因。
鄱阳湖在历史时期有彭蠡泽、彭蠡湖、彭泽,彭湖等称谓。在星子县附近又有宫亭湖之称,有的文献也以它泛称整个彭蠡泽。至于鄱阳湖名称的起始由来,显然应当与彭蠡湖水面侵入波阳境内有关。隋唐以前彭蠡泽仅局限在鄱阳北湖地区,它与波阳辖境无接壤关系,所以隋唐及其以前的历史文献,均未见鄱阳湖之名,这无疑是符合当时的客观现实的。鄱阳湖的得名,是唐以后彭蠡泽越过婴子口,向鄡阳平原扩展进入波阳辖境的结果。
为何是长江中下游的“命脉”
鄱阳湖是江西的“集水盆”,江西境内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五大河流从东、南、西三面汇入鄱阳湖后进入长江;鄱阳湖也是长江中下游削峰补枯的重要“蓄水池”,经鄱阳湖调蓄注入长江的多年平均水量占长江总水量的15.5%。长江水丰则江水入鄱阳湖,长江水枯则鄱阳湖水入江。
长江下游支流很少,鄱阳湖是长江进入下游之前的最后一个蓄水池。如果鄱阳湖水位继续上升,洪水下泄,对长江下游的江淮、太湖流域造成的危害将不堪设想。守住鄱阳湖,就是守住了长江下游城市的安全。
专家表示,维持鄱阳湖正常水位对长江起到纳蓄洪水的作用,对长江非常有利,也将降低长江下游地区的风险。
江西省东、西、南三面环山地,北部则为鄱阳湖平原。这个地势导致江西大多数河流都最终汇入鄱阳湖。
6月29日以来赣北赣中遭受连续暴雨袭击,其中,南昌、上饶和九江三市平均雨量均创历史同期新高。其间,7月7日20时-8日20时江西省大暴雨县市数达35个,影响范围之广,为1961年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之最(原记录为2010年6月19日,大暴雨以上站数为29个)。持续的强降雨导致鄱阳湖水位上涨。
国家减灾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原副总工程师程晓陶说,鄱阳湖水位与长江同步涨落,冬天枯水期时“一条线”,夏季汛期时“连成一片”。今年由于持续的强降雨导致长江水位上升,倒灌鄱阳湖。
此外,鄱阳湖和长江相连的水道狭窄,资料显示,最窄处大约只有3公里。在长江流量大的情况下,泄洪不及,导致鄱阳湖水位持续超警戒。
鄱阳湖在长江中下游流域地位突出,在江西省境内更具有首屈一指、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首先,鄱阳湖及其水系,为江西的经济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毫不夸张地说,鄱阳湖及其水系,以一己之力养活了江西儿女。
当湍急的长江水与赣江、修水、信江、饶河、抚河等河水流入平坦开阔的鄱阳湖后,泥沙大量沉积,在这里孕育出沃野良田。江西人民在这里围湖造田,养鱼种稻,宋代时,江西“赋粟输于京师为天下之最”,已成为富足安逸的“鱼米之乡”。
而沿着鄱阳湖流域的赣江一路往南,经由大庾岭的梅关驿道,便可直达珠江流域,在陆路交通并不发达的古代,这是中国内陆最重要的南北水运大通道。江西的瓷器、茶叶、木材、农作物等多经由水路外运,物资集散直接促使江西古代四大商镇景德镇、樟树镇、河口镇、吴城镇的兴盛。
数百年后的今天,江西有了京九铁路等6条骨干铁路、28条出省通道、7座机场组成的运输网,将江西与中国乃至全世界紧密链接在一起。鄱阳湖的水运不再那么重要了,但作为江西省主要农业区,鄱阳湖依然发挥中重要作用。2019年,江西粮食产量高达431.5亿斤,鄱阳湖滨湖平原,以无数的水稻、大豆、小麦,为这个傲人的数据做出了巨大贡献。
纵观江西从先秦时期到现代的经济发展趋势,会发现一个神奇的现象:当鄱阳湖面积扩张至最大时,正好是江西经济崛起并发展至繁盛的阶段,而当鄱阳湖逐渐萎缩时,江西经济也逐渐倒退。
其次,鄱阳湖及其水系、湿地,对调节江西的区域气候也立下了汗马功劳。
由于涨落变化较大,鄱阳湖呈现出湖泊湿地、洲滩湿地、河流湿地、沼泽湿地、滨湖湿地、三角洲湿地以及人工湿地等多种湿地景观分布格局,有效调节了江西气候,因此被誉为“江西之肾”。
在这些湿地周围生活的白鹤种群,约占全球的98%,是世界上最大的越冬白鹤群体所在地。此外,每年冬天,还有数十万只珍禽候鸟来这里越冬,我们最熟知的鸿雁,这里就有30000只,是世界上最大的鸿雁群体所在地。
解决泥沙淤积 破解湖面萎缩难题
事实上,此次鄱阳湖水位上涨的原因之一是:长达数千年的泥沙淤积,以及人为的围湖造田、过度捕捞等活动,都使得鄱阳湖蓄水容积不断变小,进而影响了鄱阳湖的调节功能。
对此,谭其骧、张修桂认为,枯水期卫星象片表明,鄱阳北湖湖面萎缩、干涸,水束如带;鄱阳南湖除军山、青岚二汊湖基本不变外,完整的湖面则被由赣江南支、抚河和信江西大河汇合形成的南东——北西向湖底河床及其自然堤分隔成东北、西南二个萎缩湖面。说明现在鄱阳南湖比北湖具有较大水深,这和宋明时期北深南浅的情况完全相反。深浅倒置的原因是:由于赣江主流近千年来直接由吴城经北湖入长江以及长江倒灌、顶托等因素,造成大量泥沙在鄱阳北溉沉积的结果。
他们一致指出,洪水期是河流泥沙搬运、堆积的关键时期。据江西省水利厅计算,每年五河(修、赣、抚、信、鄱)挟带泥沙,在鄱阳湖内沉积1120万吨。洪水期卫星象片显示:入湖泥沙绝大部分来自赣江流域,其他流域来沙甚微。由于自吴城北上的赣江主支的泄洪量远小于南支和中支,所以赣江来沙大部汇集在鄱阳南湖,致使卫星象片上南湖水色混浊, 沙浪滚滚(汊湖除外),而北湖则水色清兰,未见泥沙流。汇集在鄱阳南湖的泥沙,受狭窄的松门峡出口的制约,被迫徘徊在南湖的西南部沉积,这对于整个赣江三角洲的向东北推进,鄱阳南湖西南部的萎缩,无疑是很关键的。
它的作用在枯水期卫星象片上已有清晰的反映。这就是占赣江分流量首位的赣江南和抚河、信江西大河联合形成的三角洲正在由南向北推进,泄洪量占赣江第二位的赣江中支,其在河口所形成的三角洲也在向东北方向扩展。根据康山成陆情况分析,目前的泥沙沉积量已超过构造下沉量,所以今后鄱阳湖有着自南向北继续萎缩的明显趋势。
1954年鄱阳湖洪水湖面(21米水位)是5050平方公里,1957年为4900平方公里,1976年洪水湖面仅为3841平方公里,只不过2年时间,洪水湖面就萎缩了1200多平方公里,速度之快,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关切和重视。
谭其骧、张修桂认为,根据鄱阳湖演变的历史过程和今后发展的趋势,应当采取果断的措施,控制赣江南支、中支及北支的流量,加大赣江主支的泄洪量,把赣江来沙直接送入长江,同时严格控制高滩围田,严禁围湖造田,以便达到最大限度地延缓鄱阳湖的萎缩进程,造福子孙万代。
(新媒体责编:zfy2019)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