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政学研企聚焦长江船舶产业发展——绿意更浓更“聪明”

    7月24日,在由武汉新港管委会、武汉理工大学联合举办的长江绿色智能船舶产业研讨会上,近60名行业专家和企业家代表一致认为,长江绿色船舶的发展迎来大好机遇,政学研企要携手推进长江船型的大型化、绿色化、智能化、标准化发展。

    数智化发展正当其时

    “长江上的船舶亟需更新换代。”武汉理工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首席教授吴卫国坦言,长江流域机动船舶超过10万艘,老旧船居多,严重影响运力结构和黄金水道功能发挥。“部分船舶效率低、能耗大、效益差、技术落后,过多依赖船员发挥,安全性得不到保障。还有一些船型不能完全适应航道、港口等通航基础设施的现状和发展。”他举例说。

    为解决上述问题,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深入推进长江经济带多式联运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智能船舶发展行动计划》和《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等,统筹推进江海直达运输与各类绿色智能船舶的试点示范,为长江绿色智能船舶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今年5月,全国两会提出中国经济要‘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培育新形势下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其中‘促进国内大循环’就需要物流体系的进一步提档升级,意味着要将内河水运融入中国的供应链体系中。”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航海学会副秘书长谢燮表示,“这既需要加强内河水运与其他运输方式的衔接,也需要内河水运利用绿色智能技术提质增效。”

    在此背景下,长江绿色智能船舶迎来发展契机。根据《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总体规划》,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将着力实现以发展铁水联运、江海直达为主的多式联运物流中心等“三中心、一门户”战略定位。“如今,内河水运高质量发展被提上日程,只有通过智能技术对现有船舶进行改造,对现有内河运输体系进行再造,才能让行业焕发活力,并有效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谢燮表示。

    “新基建”加速技术研发

    “武汉航运中心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将立足长江,兼顾河海,深度融合5G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新兴技术。”7月10日,在武汉航运中心新基建三年实施方案专家咨询会上,武汉新港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赵弢介绍。

    “长江绿色智能船舶十大系统主要包括4项绿色技术和6项智能技术,各系统可以独立上船。”武汉理工大学绿色智能江海直达船舶与邮轮游艇研究中心副主任裴志勇告诉记者,目前,该中心研究的智能能效系统和高效推进系统可上实验船,中心对表面减阻系统、直流组网系统和清洁能源系统进行了深入研究,实验船应用方案正在完善,智能信息集成系统、智能驾驶系统、智能机舱系统正在样机研制。

    以智能能效系统为例,该系统集成了最佳航态、经济航速和姿态感知,可用于改造船和新造船。

    据透露,长江绿色智能船舶的实施将分三步。第一步是设计建造实验船,研发并进行“航行眼”(智能感知系统)、智能能效系统、表面减阻系统、高效推进系统等实验,验证绿色船舶技术节能效果;研发智能机舱系统、直流组网系统、清洁能源系统。第二步将进行智能机舱系统、直流组网系统、清洁能源系统等实验,进行LNG动力推进、电力推进以及柴电混合或汽电混合推进等实验,验证清洁能源应用技术;研发智能驾驶、船联网、船岸通讯、智能靠离泊、智能货控等系统。第三步是进行智能驾驶、船联网、船岸通讯、智能靠离泊、智能货控系统功能试验验证,完善智能集成平台功能,验证智能技术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有了这些系统的持续研发和落地,内河水运的面貌将发生巨大改变,这是所有航运人的期盼。”谢燮说。

    携手开创产业新格局

    “我们知道智能船舶好,但在目前市场较低迷的情况下,可能没有过多的资金投入。”一位民营船企负责人告诉记者,如果得不到外部资金支持,该企业自主引入相关技术的意愿并不强。

    记者调查发现,总体而言,目前我国船舶工业数智化应用仍主要集中在部分先进船企、船型以及生产环节上,行业整体仍处在关键领域试点示范阶段,系统性进展缓慢。

    “船舶工业仍然属于比较传统的行业,相关配套设施等建设存在短板。部分企业家被原有的企业价值观束缚,很难做出改变。”长航凤凰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涛分析。

    对此,武汉新港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张林,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理工大学校长张清杰纷纷表示,政学研企携手推动长江绿色智能船舶产业化将引领长江航运运输方式历史性革命。

    7月24日,由武汉新港管委会和武汉理工大学联合推动成立的武汉理航智能船舶科技有限公司揭牌。据了解,该公司以研发载量大、油耗低、节能环保、安全高效,适港、适航、适货的新一代运输船舶为目标,研发系列节能、环保、经济、高效“4E”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干支线船舶,致力于推进长江船型的大型化、绿色化、智能化、标准化,实现对现有长江船舶的改造升级与更新换代。

    “绿色智能江海直达船与邮轮游艇研究中心将为武汉理航智能船舶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与成果,后者也将为前者提供方向与资金。”裴志勇介绍,前者负责新技术研发和新产品开发,后者将打造成为产业化示范基地。

    这是政府、产业、学校、金融和用户有机结合的缩影。正如专家们一致认为,“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需要智慧赋能,建议各方携手,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等方面共同发力,做建设长江航运高质量发展的参与者。”

    (新媒体责编:zfy2019)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