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做永远的开路先锋

    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作为一家拥有127年历史的“百年老企”,在党的坚强领导下,走出了一条极不平凡的“红色”发展道路。

    红色基因 赓续传承

    1922年,党的一大代表王尽美在山海关桥梁厂(中国中铁山桥集团前身)成立党小组,并成功领导了京奉路全路工人罢工斗争。从此,中国中铁就有了融进血脉、薪火传承的“红色基因”,踏上了筑路报国的豪迈征程。

    新中国成立后,中铁人开启了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南征北战、四海为家的奋斗征程。累计开通9万多公里的铁路干线,建成2000多公里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为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服务,建设了全长1860公里的坦赞铁路;先后17次远征南极,承担了中山站、长城站、昆仑站的建设和维护任务;中老铁路、印尼雅万高铁、孟加拉帕德玛大桥及铁路连接线等“一带一路”重大项目稳步推进;倾心打造“中国高铁”“中国大桥”“中国隧道”“中国装备”等系列“硬核”产品,向世界贡献和彰显了中铁智慧和中铁力量,也体现了中国中铁与祖国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忠勇与担当。

    实践证明,中国中铁的发展历史,是一部始终不渝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不断强化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作用的历史;是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不断扩大党执政的重要阶级基础的历史;是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巩固党执政的重要组织基础的历史;是始终保持强大政治优势,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历史。

    实干兴企 工业报国

    坚持在自主创新中做强中国智造品牌。中国中铁紧紧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入推进“科改示范行动”,积极与国家攻关计划对接,主动承担重大项目,努力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进一步加大自主创新研发投入,联合产业上下游、产学研力量,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在智能高铁、智能高速公路、智慧城市、装备制造等方面,加快突破一批前沿技术,加快锻造一批长板技术,加快新技术在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中的实践运用,不断推动中国智造品牌强起来。累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发明奖127项、詹天佑奖151项;参建的京张高铁、京雄城际铁路成为世界智能高铁典范;以盾构机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水平实现大突破,产销量连续4年世界第一。

    坚持在质量提升中做优中国智造品牌。中国中铁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大力推广应用数字施工和智慧建造,进行生产流程再造和管理变革,努力把每一项工程都建设成为国际一流建筑。累计荣获国家质量最高奖——中国质量奖及提名奖5项,鲁班奖200项,国家优质工程奖425项。始终把绿色发展作为提高质量的重要内容,加快全方位绿色转型。

    坚持在国际合作中做大中国智造品牌。中国中铁紧紧围绕“一带一路”建设,依靠技术、人才、管理等综合优势,开展中国技术与所在国适用标准融合研究,在沿线国家建设科技创新基地,与国际机构、跨国公司实施联合开发,因地制宜为海外客户提供定制化服务,开创互利共赢的国际合作新模式。

    创新创造 勇立潮头

    多年来,中国中铁始终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加强模式创新,以加强外派董监事管理和授放权改革推动管控模式创新,以全产业链联动经营并举推动商业模式创新,以项目群管理和专业化管理推动生产组织模式创新,以信息贯通工程推动数字化管理模式创新,以优质资产分拆或打包上市推动成员企业融资模式创新;加强管理创新,建立资本市场定期监测机制、经济运行预警管理机制、三级工程公司建设机制、集约化市场开发机制等,建立常态化管理实验室创新平台,推动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加强科技创新,打造一批科技创新中心,成立高质量发展科学研究院,推进产学研相结合,突破了一批前瞻性和关键性技术,平潭海峡公铁大桥、京雄城际铁路入选“央企十大超级工程”,“春风号”盾构机入选“央企十大创新工程”,“彩云号”TBM入选“央企十大国之重器”。

    中国中铁盾构机、钢桥梁、道岔、架桥机四项主营产品全部通过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认定。2020年9月,中国中铁自主研制的世界第一组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悬浮道岔下线,成为目前世界上通过速度最高的磁悬浮道岔;从2008年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复合式土压平衡盾构机,到2015年研制出世界首台马蹄形盾构机并连续三次刷新世界最大矩形盾构机纪录。2020年9月,“中铁1000号”盾构机在郑州下线,中国中铁盾构机市场占有率连续9年保持国内第一,产销量连续4年位居世界第一。

    (新媒体责编:xmtqyd)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