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铁运营网络,成为名副其实的铁路大国、强国。本报资料室/图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交通运输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基础设施网络基本形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不断完善;运输服务能力和水平大幅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明显增强。
铁路作为国家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中重要一环,进入新世纪后,尤其是近十年来实现了巨大发展,不断实现历史性突破,发展成就令人瞩目。当前,中国铁路网规模和质量及技术装备、运输安全水平等重要指标进入世界前列,中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铁运营网络,成为名副其实的铁路大国、强国。
铁路建设高质量推进
十年来,中国铁路网对20万以上人口城市的覆盖由2012年的94%扩大到2020年的接近99%。
作为国家重要基础设施,铁路建设高质量推进是关乎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当前,全国铁路营业里程由“十二五”末的12.1万公里增加到14.63万公里、增长20.9%;高铁由1.98万公里增加到3.79万公里,翻了近一番;复线率由53.5%增长到59.5%,电气化率由61.8%增长到72.8%,复线率和电气化率分别居世界第二和第一。
“十三五”期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超过3.88万亿元,铁路投资已经连续十年保持高位运行。“四纵四横”高铁网提前建成,“八纵八横”高铁网加密成型,中国铁路总里程已跃居世界第二,并已建成世界最发达高铁网。
十年来,中国铁路网对20万以上人口城市的覆盖由2012年的94%扩大到2020年的接近99%;高铁网对50万人口以上城市覆盖由2012年的28%扩大到2020年的接近90%;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间实现1000公里4小时通达、2000公里8小时通达。
从无到有、从追赶到领跑的中国高铁,正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出行、生活方式。截至2020年底,中国高速铁路营业里程占世界高铁营业里程70%以上,中国动车组保有量达到3828标准组、3.06万辆,其中复兴号动车组700组以上,占世界高速列车总保有量一半以上。
十八大以来,中国先后建成了700多座高铁客站,126个一、二级铁路物流基地,形成了以铁路客站为中心的综合客运枢纽和以铁路物流基地为中心的综合货运枢纽。
铁路技术持续全球领先
以复兴号系列动车组为代表,中国铁路总体技术水平迈入世界先进行列。
在铁路建设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中国铁路装备制造技术持续全球领先。截至2020年底,全国铁路配备复兴号动车组1036组,已累计安全运行8.36亿公里,运送旅客8.27亿人次。
2016年7月15日,中国标准动车组以超过420公里的时速在郑徐高铁上交会,创造了高铁列车交会速度的世界纪录;2017年9月,复兴号动车组在京沪高铁实现时速350公里商业运营,创造了世界高铁运营最高时速。
2019年12月,复兴号智能动车组在京张高铁上线运营,在世界上首次实现时速350公里自动驾驶;2020年底,时速250公里CR300型复兴号动车组成功研发投用,时速160公里至350公里复兴号系列动车组全部投用;2021年,更高速的复兴号“CR450科技创新工程”启动……
中国高铁技术持之以恒开展科研攻关和实践运用,在全球范围保持领先水平,产品实现系列化。目前,复兴号已有13款车型投用,时速从160公里到350公里,形成了覆盖不同速度等级的复兴号系列动车组。
更为关键的是,复兴号拥有大量自主标准。在254项重要标准中,中国标准占84%,软件全部是自主研发。中国标准动车组整体设计及车体、转向架、牵引、制动、网络等关键技术都由中国自主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通过大量的试验和运行经验的积累,复兴号系列动车组安全性、经济性、节能环保等性能大幅提升。以复兴号系列动车组为代表,中国铁路总体技术水平迈入世界先进行列,高速、高原、高寒、重载铁路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推进智能高铁技术全面实现自主化,复兴号高速列车迈出从追赶到领跑的关键一步。
复杂地质环境铁路建设方面,中国铁路基建企业围绕川藏铁路规划建设开展科研攻关,形成216项重要成果。相继建成了突破世界铁路桥梁建设纪录的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五峰山长江公铁大桥、平潭海峡公铁大桥。结合高铁安全标准示范线建设,持续推进高铁提质改造工程,成渝高铁成为中国西南地区第一条按时速350公里运营的高铁。
客货运输实现大幅增长
货运发送量、换算周转量、运输密度等主要运输经济指标稳居世界第一。
“十三五”期间,中国国家铁路完成货物发送量157.8亿吨、较“十二五”增长1.7%。完成旅客发送量149亿人次,其中动车组发送90亿人次,较“十二五”分别增长41%和152%。2020年,国家铁路货物发送量完成35.8亿吨、同比增长4.1%,全年实现节支创效1130亿元。
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铺就的绿的底色,陆路运输“公转铁”稳住了货运基本盘,“散改集”优化货运结构,重载铁路构筑绿色通道。铁路货运量占全社会货运量的比重由2016年的7.7%提高到2020年的9.9%,运输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
铁路货运强了,各地蓝天多了,空气也更加干净了。2020年,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同比上升5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8.3%。
在国铁企业社会责任领域,铁路部门继续落实货运相关收费减免政策,2020年累计降低社会物流成本600亿元左右。
在中国纵横密织的铁路网上,不同速度、不同型号的列车昼夜驰骋。除了高铁动车,作为重大民生工程,中国铁路还有覆盖21个省区市、经停530座车站、途经35个少数民族地区的81对公益性“慢火车”实施运输扶贫。
为进一步巩固公益性“慢火车”开行成果,铁路部门明确完善开行机制、推动服务升级、强化基础建设三大举措,努力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货运建设方面,浩吉、兰渝、衢宁等一批干线铁路投产运营,新建高铁开通运营释放既有线能力,货运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2020年,多式联运、铁水联运继续发展,着力推进专用线和物流基地建设,打通“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货运发送量、换算周转量、运输密度等主要运输经济指标稳居世界第一。
2021年,中欧班列迎来开行十周年。10年来,中欧班列不断跑出互利共赢“加速度”,助力沿线国家深化合作、互联互通。
十年前,首列中欧班列从中国重庆开往德国杜伊斯堡。开启了新时代“丝绸之路”经济带。十年后的今天,中欧班列从无到有,从只有一条线路到现在全国已经铺画中欧班列专用运行线73条。从“一条线”到“一张网”,十年的时间,中欧班列已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让“中国制造”走向世界成为中国一张靓丽的名片。
2011年,中欧班列全年开行量仅17列;2017年开行量达3673列;2018年8月,班列开行总量达1万列;2020年达到1.24万列,是2011年的700多倍。至2020年中欧班列已发送113.5万标箱,综合重箱率达98.4%。年度开行数量首次突破1万列,单月开行均稳定在1000列以上。
目前,中欧班列已经开通67条线路,通达欧洲21个国家、92个城市,初步形成了相对稳定的运营格局,为中国与沿线国家共建“一带一路”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0年新冠疫情迅速蔓延至全球,造成了史上最大的一次医疗卫生危机事件。在全球医疗物资紧缺的时候、在各地交通堵塞,贸易困难的时候、在生产经济接近停滞的时候,中欧班列帮助抗疫促供应链稳定,架起了生命桥梁和绿色通道。疫情发生以来,累计向德国等欧洲国家运送防疫物资997.1万件、8万吨,有力促进了国际防疫合作;为全球抗击疫情贡献着“中国力量”。
国铁企业股份制改造成果显著
中国铁路以坚持高质量发展,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目的,有力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
2012年以来,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集团”)及其前身中国铁路总公司(以下简称“中铁总”)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化国企改革的决策部署,加快推进国铁企业改革,不断取得新进展。
2013年货运组织改革起步,中铁总推出简化受理、改革运输、清理收费、提供“门到门”服务等一系列具体措施。从“一口价”“随到随办”这样的承诺可以看出,“铁老大”放下了身段,就像“店小二”一样热情招呼客户,标志铁路改革向市场化迈出重要一步;2014年中铁总又推出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支线铁路、城际铁路、资源开发性铁路所有权、经营权率先向社会资本开放。
2015年,铁路资产经营开发启动,中铁总将12306网站、中国铁路综合电商物流平台95306网站和全国23亿张铁路客票资源推向市场;2017年推出铁路企业公司制改革,着力推进中国铁路公司制改革和管理体制创新,国铁企业现代治理结构逐步建立。
2019年6月18日国铁集团成立,国铁集团的成立进一步明确了中国铁路企业职能定位和权责划分,规范管理方式,建立以公司章程为核心的管理制度体系。中国铁路以坚持高质量发展,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目的,有力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
2020年,国铁集团国铁企业改革取得更大进展,这一年国铁企业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制定,国铁集团总部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完善,制定实施国铁集团权力清单和铁路局集团公司负面清单,进一步理顺两级法人管理关系。京沪高铁公司、铁科轨道公司成功上市,大秦公司完成可转债发行,中铁特货公司上市审核工作基本完成;广深铁路完成境外退市,国家铁路资产证券化率由1.3%提高到5.4%。
2020年铁路基建投资中地方政府和企业资本金的占比提高到59%。对47家铁路公司实施重组整合,改善了合资铁路资本结构;着力推动机车车辆修程修制改革,调整高铁基础设施段设置,实施货车事业部改革,开展动力集中型机车客车一体化管理改革试点。动车组、机车、客车、货车故障率同比分别下降9.4%、8.9%、10.3%、6.5%。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显示,到2035年,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实体线网总规模合计70万公里左右,其中铁路20万公里左右。形成由“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为骨架、区域性高速铁路衔接的高速铁路网;由若干条纵横普速铁路主通道为骨架、区域性普速铁路衔接的普速铁路网,确保到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强国。
中国铁路,既有令世人赞叹的“中国速度”,又体现了铁路为民的“民生温度”。铁路网不断延展,更多人将沿着铁路寻梦。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中国铁路将继续努力为建设交通强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当好先行,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展示新担当。
(新媒体责编:xmtqyd)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