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汽车前沿技术集聚中国为哪般

    中国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高地已是不争的事实。如果说扎堆举办的车展上新车全球首发表明了国际汽车巨头对中国这个最大汽车市场的追捧,那么各种全球前沿汽车技术研讨会的频繁举办、国际车企前瞻技术研发中心的纷纷落地,不仅仅是贴近市场需求、本土化这样的标签可以概括,更深层的趋势还在于中国正在成为汽车产业的全球风向标。

    从欧洲到美国、再到日本,透过历史上汽车产业中心的迁移路径,不难发现肇始于制造能力的迁移,之后必然是研发能力的迁移。把中国标识为全球制造能力的集聚地是国际共识。这在汽车产业表现得最为明显,中国已连续11年成为全球最大汽车生产国,几乎所有的国际车企都在中国拥有自己的制造体系。然而,国际车企的研发体系迁移长期局限于外观设计、零部件之类的外围技术,核心技术仍滞留在本国的研发中心。

    近几年,发达国家开始思考自己的工业路线,认为工业制造环节与科技创新体系的分离造成了工业与科技创新两个维度创新能力的下降——产业的不同职能分布在不同的空间里,在获得了成本优势的同时却失去了速度优势。互联网时代,信息以光速传输,速度成为决定产业竞争力的关键要素,而中国是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目录中所有工业门类的国家,最齐全的工业门类可以在紧凑的空间里实现上下游的深度变革,这是全球其他国家难以实现的。而疫情、逆全球化思潮更令制造环节的全球链接举步维艰,于是,研发能力向中国迁移成为国际车企的明智之举。

    汽车产业中心迁移还有一个重要的变量,那就是工业人口。在业界资深专家罗清启看来,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工业人口将起到决定性作用。前三次工业革命中,工业人口少的国家在竞逐中逐渐落伍,而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是供应与需求的重组,不仅涉及产业工人,更涉及消费者。第四次工业革命是工业的社会化和社会的工业化,每一位消费者都可以零门槛、低成本的进入工业体系进行自我创造,这与当下汽车产业“用户造车”的理念不谋而合。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的优势十分明显,中国不仅拥有高素质的产业工人,更拥有庞大的消费者,这是推动产业变革的核心力量。

    不仅如此,中国的优势还在于汽车产业政策支持、全球最为丰富的地形地貌创造出的汽车多元试验场景、海量消费者对新技术的超高接受度,以及数十年重视基础教育积淀的人才优势等等。如果说过去我们的创新能力集中在“从1到10”的技术变现,那么现在我们完全有能力和资本实现“从0到1”的技术突破。这就是中国汽车业当下的时与势,必然对全球汽车产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新媒体责编:qiaoyidan)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