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破解“两本账”,优化港口疫情防控治理体系

    去年,江苏复工复产走在全国前列,国务院办公厅、国家发改委都刊发我省经验做法,其中广受褒扬的就是努力打通货物运输,以物流链畅通推动“双循环”复苏。但今年7月份的禄口机场疫情导致交通口岸疫情防控措施不断升级加码。人物同防、专班管理等要求虽然有效防范了病毒“入侵”,但也无疑放慢了物流脚步,大量船只拥堵在长江口,水运价格随之飙升。随着秋冬季节疫情形势日趋严峻,物资保障更是不能出现问题。基于此,省委党校课题组专题调研南京港(集团)有限公司,对其疫情防控过程中的关键症结进行梳理,着重分析南京港疫情防控与作业生产“两本账”之间存在的矛盾冲突,并立足江苏“双循环”的发展需求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港口疫情防控升级的三大连锁反应

    引航资源供需缺口加大导致“一箱难求”。2021年8月18日开始,实施内外贸分开管理,对从事国际航行船舶引航工作的引航员开始实施“14+7+7”防控模式(14天在岗期间实施专班管理、离开专班第一个7天实施集中隔离、第二个7天实施居家健康监测管理)。因引航员人员配备不足、引航资源分配规则不明确,上海引航站、长江引航中心对抵达长江各港口的国际航行船舶批复数量逐层限制,各港口海轮进出江实际批复量与需求量差距较大。以南京港集团为例,日均进江需求满足率从过去的100%减少为11月份的46%。

    供应链梗阻导致企业成品出不去、原材料进不来。对于外贸企业,由于长江拥堵、船只积压、船期延误等问题,航运业出现价格高企、无舱可订、无船可用的情况。受缺舱、缺箱、高运价等因素影响,低附加值货物难以出口,企业被迫暂缓发货,有订单都不敢接。1-10月份,加工贸易进出口仅增长10.4%,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5.6个百分点,占比31.3%,下降4.4个百分点。对于重要国计民生领域的生产企业,其原材料主要依靠水运。课题组走访了扬州化工园区,多家重要化工企业面临原材料断供危机。

    作业专班加重成本负担导致“水改陆”现象。港口业作为从事货物装卸作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常态化疫情期间,劳动力补充本身就存在困难。引航资源紧缺后,港口泊位空置问题突出,专班人员富余现象又开始显现。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到港高峰,专班人员数量不敢随意削减,企业经营成本不断上升。在空箱和舱位越发紧张的形势下,有限的资源愈发向沿海几个主要港口集中。受疫情冲击影响,长江江苏段的集装箱出口大幅下降,南京都市圈范围内大量出口集装箱货物近期选择“水改陆”,通过公路集卡发往沿海港口,增加了物流成本,造成公路交通拥堵和大量碳排放。

    优化水路疫情防控治理体系

    构筑水上国门的“钢铁长城”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交织影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极为繁重艰巨。越是形势复杂的时候,“稳价保供”就越重要。水路运输在江苏交通总量中占比40%左右,仅次于公路运输,是江苏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大动脉。课题组建议,在科学认知港口疫情防控风险基础上,坚持底线思维和系统性思维,精准施策,优化港口疫情防控治理体系,最大程度减轻企业经营负担和民生保障压力,一体化构筑水上国门的“钢铁长城”。

    科学评价水运疫情防控风险刻不容缓。科学审慎地认识评价水路运输疫情防控风险,既不能麻痹大意、掉以轻心,也不能为了主观避责,不计成本地人为增加疫情防控要求,将机场疫情防控程序简单机械照搬到水路疫情防控中。根据课题组调研,水路运输具有低流量、长周期、可控制的特征:港口通常三面封闭,能够确保“疫情来了守得住,病毒来了查得清”;远洋运输短则半月,长则数月,对所有船舶及货物实施“无差别防控”容易陷入低效率、“形式主义”陷阱;从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开始,水路运输尚未发生一例引航员被感染事件,从已有疫情处置经验(如宁波港与盐田港)来看,交通口岸是易于隔断疫情传播链条的。

    精准制定港口疫情防控政策势在必行。出台江苏省的港口防控相关细则标准。对货船实行风险评级,明确不同货物类型与工作环节的防控详细要求,提升专班运作效率,以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收拢归口”等方式强化政策的可操作性与一致性。形成周期性的疫情防控实战演习。建议由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牵头,以重点枢纽、重点行业、重点场景为关键,通过演习“反推”防控政策的动态调整与及时更新。

    有效构建港口疫情防控治理体系迫在眉睫。一是形成长三角港口防控联动机制。建议在长江口设置专业检测机构,实现进江船舶疫情防控的一站式集中处置,推动船舶“通检互认”等机制。同时尝试上海引航站、长江引航站的大联合办公,提升疫情期间的引航资源分配效率。二是加快推进多式联运发展。加快建立港口、船务、公路、铁路等信息互通共享机制,提升多式联运服务能级,构建起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多式联运体系。三是推动口岸整体技术升级。建议一方面借助疫情防控需求尽快打造围绕港口的疫情信息共享机制,整合工业生产、市场采购和港航物流数据,实现信息跨部门共享,通过预警机制抑制风险传播,控制防控成本;另一方面则应加快口岸生产作业的自动化、机械化、信息化与无人化技术创新,将视频理货、智能地磅、电子单证、自动设备等作为重点,在降低一线作业人员疫情风险的同时提升工作效率。建议由政府相关部门牵头,形成技术改造支持清单,由省财政拨款设立项目种子基金,以专项资金形式鼓励各口岸集团自行申报并配套相关资源。

    (新媒体责编:qiaoyidan)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