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美丽中国 我是行动者——绿色生态成都 共建共治共享

    成都市举办2018年六五环境日主题宣传活动

    今年6月5日是我国新《环保法》实施以来的第4个环境日,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宣传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并将沿用至2020年。

    发布这一宣传主题,旨在进行广泛社会动员,推动人们知行合一,从选择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做起,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事务,同心同德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在全社会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氛围,让美丽中国建设更加深入人心,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得到深入实践、结出丰硕成果。

    6月5日,成都市2018年六五环境日宣传活动由成都市环境保护局主办,成都市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承办,市环保局直属各单位、全市22个区(市)县环保局、成都兴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成都市环境科学协会、成都市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协办。

    为突出成都特色,特意将当日主题宣传活动地点设在美丽的青龙湖畔。

    市政协副主席徐玖平,市委副秘书长秦代红、市政府副秘书长高建军、市政协城建人资环委副主任张静、市环保局局长张军、市环保督察办副主任肖缨、龙泉驿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曾勇达、市总工会巡视员曹蓉、团市委副书记罗静、以及市文明办、市经信委、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建委、市城管委、市交委、市水务局、市农委、市商务委、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等部门和龙泉驿区人民政府领导,以及第二、三届环保大使、成都最美环保人、新闻媒体、环保NGO组织、环保志愿者,市民代表、环保企业代表等约350人参加了今天的宣传活动。

    开幕式

    市政协副主席徐玖平为活动致辞,特别提到“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共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强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改善环境质量,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和保障,更是人民群众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希望全市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战略部署,着力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

    积极倡导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切实增强全民环保意识、低碳意识、节约意识,努力营造全社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全力推动绿色发展理念在我市蔚然成风。

    宣传现场

    笔者从活动现场了解到,为有效发挥社会环保活动领军人物的表率作用,倡导各界群众积极参与,主办方现场启动了“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大型社会宣传活动。

    活动现场

    主要包括以“生态成都共建共享”为主题的大型生态环境作品展,以“推窗见田开门见绿”为主题的生态环境摄影大赛,环保进企业、进景区、进农村等“十进”宣传活动,以及广泛开展生态环境部今天发布的《公民生态环境行为准则》宣传等内容。

    活动还向社会揭晓了“第三届成都环保大使”“成都最美环保人”评选结果,并现场颁授了聘书和证书,还通过视频集中展播了全市22个区(市)县今年与市环保局联动开展六五环境日宣传活动盛况,向与会者推广宣传了成都环保网络理政APP。

    同时,还为现场群众分类展示了环境监测、环境应急、辐射监测、机动车排污监测、科技治霾等先进的装备设施,以及环保法律法规、环保科普和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知识宣传。

    据悉,为了在全市进一步掀起“绿色生态成都共建共治共享”热潮,市环保局结合六五环境日宣传活动,采取前期预热宣传、中期主旨宣传、后期持续宣传的方式,加大对社会公众参与环境事务的宣传力度。

    从5月初开始,分别组织开展了“2018年成都十大环保好建议”“第三届成都环保大使”“成都最美环保人”以及“绿动蓉城健康骑行”千人骑行活动。力求通过成都环保在新常态下的新状态、新风貌、新业绩,引领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事务,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和发展理念。

    市环保局局长张军表示,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必须坚决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的部署和要求,进一步强化生态环境宣传工作,为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加快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和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强大合力。

    以此活动为良好开端,我们深信邀“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的信念,秉持共建、共治、共享的目标,终能让城市望眼见绿,也势必将创造新一轮的崭新辉煌。

    (新媒体责编:zpl)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