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世界湾区 中国力量” 招商前海湾产业新城全球战略发布圆满成功

    6月12日下午,由招商前海湾、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财经生活频道主办、深圳市商业联合会特别支持的“世界湾区 中国力量”招商前海湾产业新城战略发布在深圳广电大厦SZMG演播厅隆重举行。政府领导、以及代表着深圳各行各业骨干和先锋力量的企业家,共同见证了招商前海湾产业新城的盛大启幕。

    今日的前海,明日的未来。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国家战略后,它的建设将全面提升整个城市的地位和价值,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等将蓬勃发展,未来将成为国际化宜创、宜业、宜居的优质生态圈。深圳也将跃升为世界级城市。而正在崛起的粤港澳大湾区,也有望成为第四个世界级湾区,一个大时代将由此开启。

    原深圳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深圳市商业联合会会长庄礼祥率先为本次活动献上致辞,庄会长在致词中表示:“国家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建设已经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今后将致力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的城市群。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招商前海湾产业新城产业发布,从产业规模状态与探讨粤港澳大湾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有利于深化内地和港澳交流与合作,对港澳参与国家发展战略,提升竞争力,保持长期繁荣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今天举行的这个论坛将强化世界前海战略落地。坚定金融产业,服务智能制造,成就中国品牌与产业力量的使命。论坛将全面阐述大湾区形势下的政策发展及导向,对话世界湾区,解读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高度以及招商前海湾中国梦之下的国家品牌计划与驱动产业升级的使命”。最后,庄会长也对招商前海湾的未来发展之路予以充分的肯定。

    随后,深圳招商房地产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晓野上台致辞,他在致辞中首先感谢社会各界嘉宾和媒体的关心与支持,并对他们的到来表示了热烈欢迎。并表示:“崛起中的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闪亮名片,将成为全球经济地标和重要地标。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深圳具有重要的位置。深圳前海更早早一步就为大战略发展。招商局集团从战略高度出发,响应国家号召,于2016年与前海管理局共同成立了前海发展自贸区,肩负起推动前海湾区发展的重大战略。致力于推动改造的招商蛇口跟着招商局集团走出去的策略,高度响应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发展,复制推广前港中枢模式,在前海这一片热土上写下了新篇章。招商前海湾借鉴蛇口40年的经验,积极引进战略型和新兴产业,占据活力的产业新城,营造优秀的营商环境和居住环境,这也预示了将来有大量的前景和未来。我们有幸参与前海的建设和见证前海的崛起,作为湾区价值的发现者,湾区蓝图的规划者和未来的建设者,招商蛇口必将做好统筹规划、开发与运营。期待与众多优秀的企业携手并进,共同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共同描写美好的蓝图”!

    此次活动,特别邀请了深圳市发改委区域经济处处长卢文彬莅临现场,对“深圳在粤港澳大湾区中的战略定位和着力点”从三大重大平台中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解读。第一是打造落马洲河套深港科技创新特别合作区域;第二是打造前海粤港澳深度合作核心区;第三是探索打造沙头角中英街神冈商贸旅游合作新平台。他表示:“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新形势下,区域竞争正在出现新的格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纽约、东京、旧金山湾区在全球经济竞争中呈现出强大的竞争优势,在全球发展中发挥着强大的引领作用。将珠江三角洲九市与香港、澳门看作一整体,所形成的珠江口湾区(即粤港澳大湾区),在GDP、进出口、集装箱吞吐量、机场客货运量合计等方面,与东京、纽约、旧金山湾区相差不大,通过整合提升,珠江口(即粤港澳)湾区完全可以成为比肩纽约、东京、旧金山湾区的世界一流湾区。旧金山、纽约、东京等世界一流湾区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粤港澳大湾区完全可以打造成为世界一流湾区,成为代表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第一方队”。

    作为深港融合先驱,妈湾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主轴与沿海功能拓展带的十字交汇处,再加上海、陆、空、轨四维交通优势,使得妈湾在辐射亚太方面具有突出的区位、资源禀赋。同时独有的约3平方公里保税港区,有利于在设计创意、贸易、物流、金融等现代服务业方面与香港形成联动。

    三诺集团董事长 CEO刘志雄

    2016年中国独角兽企业土巴兔创始人兼CEO王国彬

    两位围绕《从中国品牌到中国力量》为主题,献上了一场精彩的演讲。两位表示。在这一轮智能、智全时代的到来,深圳一定会引领这一波产业的崛起,加上粤港澳大湾区的助力,多元组合打开边界,重构价值,前海湾和招商对于未来将更加有清晰的发展。今后深圳的创新发展也真的会像阳光般明媚灿烂。

    (新媒体责编:zpl)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