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博罗:世界长寿之乡里有古屋,老人难舍吉水围

    导语:历经五百多年的风雨沧桑,村民外迁,留下了吉水围古老的传说和独特的建筑,以及难舍故乡的长寿老人。

    青山掩映无人知,吉水围里寿年长。

    公庄河里淌着汩汩清流,荔枝林中挂满红红的荔枝。凉风吹过古围屋,极目远眺是青山。

    这是“广东省古村落”博罗吉水围。古老的村落里曾经都住着朱姓后人,他们带着对明太祖朱元璋开国平天下的景仰,和文公朱熹精研理学的推崇,在青山绿水中怡然生活。

    吉水围的源起颇具传奇色彩。相传清朝时,一个叫朱怡正的人在一株古松下的石板上休息,梦见石板下藏有三缸银两。美梦醒来,他不辞劳苦移开巨石,掘至深处,居然真的挖出三缸银两。有了这些银两,他便开始挑选一处风水宝地安家,最终看上了这个只有南面出口与外界相连,东西北三面分别被公庄河环抱,远望犹如一条长龙盘旋,又似一朵水上莲花的所在。由于该地三面环水,且先人移居此地时多种植桔子,故名此地为“吉水围”。

    历经五百多年的风雨沧桑,这处小村落已没有了曾经的繁荣。很多古围屋的村民在村庄外围建了新房子,乔迁出去,仅留下古老的传说和独特的建筑,以及为数不多难舍故乡的长寿老人。

    围屋中,86岁的张观容老人正准备吃午饭,一条鱼,一小盆梅菜,是最常见的客家菜式。自5岁起,张观容就嫁到吉水围村,在古围屋里度过了80多年的光阴。虽然子女已在围屋外建了房子,但老人仍留恋古围屋的生活,不愿离开。

    晴空下,一位老人坐在公庄河岸边,专心致志地钓鱼;一名老妇蹲在河边古码头的石头上洗衣服。公庄河岸,小路的一头是村庄,另一头是年岁久远、风光远去的古码头。古老的码头,如今只剩周围郁郁葱葱的灌木竹林,虽人气不足但却是一派美丽的田园风光,足以让人流连忘返。

    和城市人快节奏的生活不同,吉水围的村民从不会看着日历过日子。古旧的码头何时通航,迷人的建筑由谁建起,都已说不清楚,村民们只是背靠好山,依着好水,过着恬淡的生活。这样的生活也养育出了不少长寿老人。许多家庭代代长寿,成为了当地的长寿家族。

    在博罗,不止吉水围有长寿老人。截至目前,博罗共有80岁以上老人19709人,其中80~89岁老人17166人,90~99岁2462人,100岁以上81人,百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10.1/10万;人口预期平均寿命高于联合国水平。各项指标均达标的博罗也被国际养生总会世界长寿之乡评委会评为了“世界长寿之乡”。而吉水围,就像一块古朴的老玉,镶嵌在长寿之乡上。

    (新媒体责编:zpl)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