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李牧原:放眼新时代 积极调结构 转换新动能

    以“新时代,调结构,换动能”为主题的第六届中国多式联运合作与发展大会暨多式联运示范成果展,将于2018年9月10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开幕。中国交通运输协会联运分会常务副会长李牧原就此次大会的筹备工作有关情况进行了介绍,并诚邀业内同仁及社会各界朋友共同关注、共谋良策,为此次大会的成功举办再添助力,共享行业盛宴,共襄时代盛举。

    伴随多式联运成为我国国家战略的不断升温,多式联运发展步入了快车道。李牧原副会长表示,当前恰逢多式联运大融合大发展的历史机遇期,多式联运对于调整运输结构的作用正在凸显,多式联运面向未来如何发展,如何带动经济动能转换成为当下的重要命题。政府和企业都在寻路,大多数人都在问路,如何将政策优势、资源优势和未来视角无缝融合,去探索一条可行之路,去开辟一条发展之路,多式联运是有效途径之一,多式联运的规模化应用,制度化创新,可持续发展,是我们的责任,更是我们的使命。

    李牧原副会长提到,六年前,多式联运还鲜有人问津,业内对其概念和本质大多认识模糊,协会就创立“中国多式联运合作与发展大会”的品牌。中国多式联运合作与发展大会品牌创立之初,就以推动我国多式联运发展为使命,品牌前行的足迹见证的是我国多式联运每一步的发展。每年的主题,都紧扣当时多式联运发展的关键问题,可以说,许多人是因为参加了这样的活动,对多式联运有了深刻的认识,并积极投身到多式联运发展的推动和实践中来。多式联运大会目前已经成为集政策导向性强、专业度高、覆盖面广、产业融合度高等优势于一身的知名会议平台。六年发展,定位更清晰。中国多式联运合作与发展大会坚定而清晰的坐标,正聚焦于多式联运市场导向与未来趋势,正定格于多式联运产业格局的融合、发展与创新。

    在谈到第六届大会有哪些创新点时,李牧原副会长指出。本届大会新增两个活动。一是“多式联运示范成果展示活动”,一是“多式联运竞争力服务品牌”的推举选拔活动。我协会这些年一直把协会自身发展的根基深深植入到企业中,辅导和孵化了一批多式联运的样本工程,包括海铁联运项目、公铁联运项目、国际联运项目、多式联运枢纽、新兴物流通道等,在亲身参与的实践活动中,我们越发意识到,实践出真知,实践有价值。在多式联运产业政策渐渐明朗的形势下,如何促进多式联运产业实践的不断丰富,如何让更多地方政府和企业在多式联运实践中,分享经验,少走弯路。这就是我们设计多式联运示范成果展和多式联运创新实践公共推选活动的初衷。我们希望,通过中国多式联运合作与发展大会这个成熟的会议品牌,把多式联运产业实践推向新的广度和高度。

    在谈到本届大会主题策划中,李牧原副会长指出,今年以来,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中美贸易战不可避免的全面爆发,新兴国际市场合作、供给侧改革、经济发展动能转换等任务愈发艰巨。多式联运作为物流业供给侧改革的头号工程和重要抓手,需要在新时期有新作为。我们需要跳出联运看联运、跳出物流看物流。把多式联运与国际物流通道和新兴区域经济合作的联系起来,把多式联运与运输结构调整联系起来,把多式联运与通道经济和枢纽经济的发展模式联系起来。因此,大会的主题确定为“新时代、调结构、换动能”。大会将通过会议内容的聚焦+强化、会议形式的沿袭+创新、参与方式的丰富+便捷等各个方面的精心安排,为与会嘉宾创造一次全新的会议体验。

    目前,第六届中国多式联运合作与发展大会正在紧张筹备中,大会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怀,受到多式联运相关领域企业重视以及社会各大媒体的广泛关注,给予了筹备组人员极大的信心鼓舞,促进了筹备工作更加高效地向前推进。

    李牧原副会长强调,中国多式联运合作与发展大会再次启航,放眼新时代,积极调结构,转换新动能。期待业界同仁共同将中国多式联运合作与发展大会打造成一艘巨轮,期待搭乘这艘巨轮,达成新共识,形成新提案,实现新发展。

    (新媒体责编:zpl)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