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由华声晨报社主办的首届智媒时代的海外华文媒体产业高峰论坛在南宁召开,来自世界各地的50多家华文媒体参加会议。
“对于海外华文媒体来说,智媒时代是一道分水岭。”华声晨报社社长康定有说:“在纸媒时代,华文媒体的短板十分明显,比如只能在华人社区发行,当地人由于不懂中文所以基本不会关注华文媒体。而华文媒体由于资金等各种原因,信息源单一,制约自身的发展。而在智媒时代,将会发生颠覆性的变化。传统资讯产业已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每一个华文媒体所处的国家,都将会成为大数据的一部分,所以华媒产业的影响力将会大大提高。”
华声晨报社社长助理梁伯钧在论坛上作主题发言,他认为智媒是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与媒体的结合,从而衍生出的新型媒体形态。新媒体在经历门户时代、web2.0时代、众媒时代几个阶段的演变后,如今正在迎来智媒时代。人工智能、物联网、智媒,这些词汇听起来似乎高大上,离普通人的世界很遥远。其实,智媒已经就在每个人的身边。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如今的移动资讯客户端,都算得上是智媒的雏形,因为其改变了过去由编辑主动分发的机制,大多都加入了机器算法,根据用户的个人喜好来推荐新闻资讯。
来自加拿大的一带一路通讯社社长谷剑云认为,智能化将成为未来传播模式创新的核心逻辑,不仅将形塑整个传媒业的业态面貌,也将在微观上重塑传媒产业的业务链。也许华媒以后的采编人员不会增加,但通过整合世界各地的华媒,形成大数据之后,其蕴藏的商业价值不可估量。
欧洲华语广播中国分社社长彭汝雄则认为,未来将是“万物皆媒”的时代,而信息终端未来发力的个重点领域将是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将使人体变成双向的“人肉终端”。人体终端化,不仅意味着人体向外界发送数据的丰富,也意味人对信息的获取与处理能力的增强。人的思维活动、内部状态这些本来的隐秘,成为可以感知、存储、传输甚至处理的外在信息。所以未来华媒产业的重点将是与技术融合、通过大数据来分享智媒的人口红利。
华声晨报社新媒体中心负责人表示,正在研发“东盟24小时”智媒体新闻客户端,预计年内将上线,这将会是东盟首个融合了物联网、编辑机器人等新技术的新闻APP。
在本次峰会,还发布了《2018华文新媒体产业南宁宣言》。
华声晨报社社长康定有致辞
论坛现场
论坛现场
领导致辞
华文媒体广西采风闭幕式
赠送广西礼物
赠送广西礼物
赠送广西礼物
论坛现场
论坛签约
论坛签约
论坛签约
论坛现场
合影
嘉宾发言
论坛现场
嘉宾发言
嘉宾发言
嘉宾发言
头条时间董事长王宝庆致辞
嘉宾发言
嘉宾发言
论坛签约
头条时间与华文媒体签约
头条时间与华文媒体签约
头条时间与华文媒体签约
头条时间与媒体签约
头条时间与华文媒体签约
签约合影
本次峰会还发布《2018华文新媒体产业南宁宣言》。
转载自:华声晨报
(新媒体责编:zpl)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