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吉品合烤饼:支配智能餐饮新风向,现如今拥有上百家店铺

    风起云涌的互联网大战几乎席卷了整个商业生态,而这部在现实中上演的互联网进化史,也真切的在点滴间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并逐步驱动商业底层基础设施的重组。而正当这场战役渐渐趋向平稳之际,马云提出的新零售又再一次轰动商界,并引起一场自上而下的变革旋风。这其中不光是零售业,制造业就连餐饮业也难以幸免,并追逐着“新餐饮”的脚步大步前行。

    变革中有进化就会覆灭,因此只有抓紧时代的机遇,才会让强者更强。例如在变革中依靠着自身实力加创新迅速崛起的吉品合,就是这样一个与时代同行并逐步强大的餐饮品牌。吉品合是近两年在餐饮市场持续走红的中式快餐品牌,它凭借其质优味美的烤饼和独特的品牌调性和市场定位,受到了广大年轻人的喜爱。此外,区别传统餐饮品牌,吉品合还凭借其正能量的态度和企业使命,让情怀与消费者链接,为餐饮赋能增添新的内涵。总而言之,细数吉品合的成功,可归纳为以下八点:

    第一、践行新餐饮,让传统美食搭乘互联网列车快速发展。

    当下的大环境下,科技、互联网和创新的商业模式驱动着各餐饮品牌的快速发展。因此吉品合以真正洞察消费者的需求和行为为路径。并依托大数据重构所有产品的生产流程、供应链体系及销售体系,真正方便了门店的监管、保证了食材的健康为消费者提供了更便捷的服务。

    第二、情感消费+体验消费成为餐饮消费的核心和主流。

    旧餐饮以经营产品为核心,新餐饮以经营用户为核心。在过去人们吃饭单纯是为了填饱肚子,而现在更多的是一种情感和体验的消费。因此吉品合以创始人的创业故事为背景,致力于为所有有梦想的年轻人提供更加优质和平价的美味、让他们能够在奋斗的路上永远有着吉品合的支持和依靠。而这也实现了和用户的高度链接,完美的将以往企业和用户之间的弱关系转换为强关系。因此有着情感和温度的传递会赋予菜品更深刻的含义,让消费者更加喜爱吉品合。

    第三、创新驱动未来。

    为更加贴合消费者的需要,吉品合特地将传统的中式烤饼进行改良和创新,并研发出如黑椒牛肉烤饼、芝士龙虾烤饼、照烧鸡腿烤饼等十余款将中西方美味结合和创新的烤饼品类。并且除烤饼品类外,店铺还推出了如饮品、酸辣粉、凉皮等搭配品类,旨在以更加创新的口感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选择。

    以品质赢得市场。

    产品的品质是决定品牌生存的根本,因此吉品合深知自己肩负的使命,为保证产品质量。吉品合采用了产品输出的方式,由总部统一进行加工、并配送的产品原料。这样不仅保证了食材的安全性、口感的统一性并且快速更迭的产品,能让吉品合更具竞争力。吉品合力争从原材料开始就给顾客提供最优质的服务,让品质铸就成功。

    时尚的形象设计为品牌赋能。

    好的装修设计是影响消费者选择的关键,因此吉品合采用了当下最流行的时尚化的店面装修风格,让极简的店铺更具内涵,让高品质的外观为传统小吃赋予新生。

    因此打破了以往传统门店风格雷同、店面设计杂乱的吉品合,也受到了更多消费者的认可和喜爱,让时尚的形象设计为品牌赋能。

    完善的运营管理体系。

    吉品合自2008开设第一家门店开始,至今已开设6家直营店,分店达到200余家,遍布全国10多个省直辖市。沉淀10年,吉品合已拥有成熟、完善的运营管理体系。并坚持从产品运营、数据运营、客户经营等多维度来对各投资店的后期运营提供保障和支持。

    强大的投资服务支持。

    强大的投资服务支持为吉品合的快速拓展之路提供根本性的保障。整店输出模式,不仅让门店实现了形象标准化而且也为吉品合提供了强势的品牌识别。全方位培训输出,让每家门店从选址开始就有着专业级别的指导,并且以此来保证店铺的顺利开业。精心的托管模式,让专家运管团队为店铺日常销售保驾护航。产品输出的模式让产品更具竞争力。

    不忘初心,匠心经营。

    市场浮躁,吉品合深知唯有匠心和坚守才能让品牌更长久的发展,因此吉品合戒骄戒躁,坚持沉下心来从产品品质开始进行深挖,力保每一款产品都是独一无二且难以复制的。优质的产品外加完善的服务体系,让每一道环节都更加专业化。让勿忘初心,匠心经营伴着吉品合的高速拓展一同前行。

    当下无论是新零售、新消费还是新餐饮,归期根本还是如何利用科技化的手段来塑造更卓越的用户体验。因此如今的创业者要想踏入餐饮这个风口,选择像吉品合这样,既有着强大的品牌实力和口碑,又不断突破和创新以此来追求极致的品牌,绝对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新媒体责编:zpl)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