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共享单车投放“局部饱和”,监管矛盾凸显

    近期有报道称,上海市交通委约谈了6家共享单车企业,原因在于城市局部地区单车投放“饱和”。与此同时,上海、北京等多个城市先后发生了清理占道单车和部分街道禁止停放的城市管理举措——种种迹象表明,备受各方推崇共享单车与监管的矛盾点开始逐渐显现。

    从城市管理的角度来说,监管方希望共享单车成为当前公共交通的一种补充,满足市民对于通勤“最后一公里”的需求,这也是各种单车在一开始受到各地政府和市民欢迎的原因。

    然而竞争是激烈的,为了占据更大市场份额,各大共享单车企业开始在市中心某些地区集中投放。

    截至目前,单车服务已经覆盖了我国东部大部分主要城市,而且还在不断向更多城市扩张。北京上海等经济活动尤为活跃的城市,投放量更是不断提高。据统计,仅上海市一地在过去半年的时间内投放的单车数量便已超过45万辆。

    资本“燃料”助推下的共享单车一路狂奔。有外媒评价:想起昔日滴滴与Uber在中国各地的激烈厮杀,这一幕似曾相识。

    其实,为了提倡绿色出行,街边自取自行车的服务早有先例,然而难以获得好评的原因就在于停放点难寻,经常是骑走容易找个专用停车位置很难。摩拜、ofo的出现正是因为解决了这最后一步的尴尬,一举成名。

    通过停放点来控制单车规模的设置彻底取消后,迎来的不只是app的流行,还有对停放管理的失控。

    有媒体报道称,近日在长江大桥桥面上随意停着50余辆共享单车——有的停在机动车道内,有的在人行通道上,严重影响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行。后来,20余名交警冒雨将这50多辆共享单车装进卡车运走。

    本月初,上海市黄浦区政府扣押了近5000辆共享单车,原因是乱停乱放及占用公共资源。相关负责人士曾对媒体表示,希望共享单车不要以数量的方式来争夺用户,而是通过加强调度能力使车辆平均分布。这和近期北京“希望更多考虑偏远地区”的“均衡”态度不谋而合。

    虽然目前监管的动作都不算“重拳整治”,但“控制增量、优化存量”的思路已经可见一斑。一边是共享单车市场的飞速发展,一边是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难题,二者如何平衡?这恐怕是每一位参与者下一阶段必须思考的问题。

    (新媒体责编:zs11)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