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建设过程不能严格把关,明天的运营管理就将后患无穷,公共安全、公众安全如何保障?媒体和公众之所以高度关注西安地铁问题电缆事件,说到底,不仅仅是在关注产品本身的问题,更是在关注地铁建设过程中的监管“失守”,以及这种“失守”给后期运营带来的安全隐患。
连日来,西安地铁问题电缆事件持续发酵。3月20日晚,西安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西安地铁3号线所使用的由陕西奥凯电缆有限公司(简称奥凯公司)生产的5种规格的电缆,取样送检结果均不合格;当地公安机关第一时间对奥凯公司展开审查,依法控制8名相关人员。
西安市政府表示,将彻查奥凯公司参与西安地铁建设的所有项目,对每一道监管流程、每一个涉事人员都要依法依规严查;同时,彻查与奥凯公司有牵连的相关企业、政府职能部门和公职人员,有无合谋参与、权钱交易、利益输送等违规问题。
3月21日,已被警方控制的奥凯公司负责人王某通过媒体公开承认,该公司供应给西安地铁3号线价值4000万元的电缆中,有3000万元的电缆是不合格产品,并跪地向西安市民道歉。
这并没有消除公众的疑虑,大家追问:多次被质检部门查出问题产品,劣迹企业为何仍在供应产品?问题电缆背后是否存在权力寻租?除了西安,问题电缆还流向哪些城市的哪些地铁线路?
很快就有媒体披露,奥凯公司还中标成都地铁1号线三期工程1500V直流电力电缆项目、合肥轨道1号线电缆项目。目前,成都地铁已承诺全面更换奥凯公司的电缆,合肥地铁也承诺全面排查。
西安地铁问题电缆事件的爆发,实属偶然,因为是线人举报而非工程监理方或政府监管方引燃。这偶然的背后,透露出的又是事发的必然,因为招标、监理、监管这层层的关口集体“失守”了。这才是公众最担心的事,隐患大摇大摆地就进了在建地铁线路且是多地、多条,其间并没被有效阻拦。
问题电缆进入地铁线路,危害的是公共安全,损害的是公共利益。地铁作为一种大运量的城市公共交通运输工具,一条线路的日均客流量动辄就是数十万甚至上百万人次,列车行车间隔时间更被精确到了以分秒计算,任何设备、技术或管理上的微小瑕疵,都可能酿成严重后果。
笔者曾对地铁运营安全进行过专题调研。多家地铁运营公司的负责人都表示,规划、建设阶段的科学、严格把关,是减少后期运营过程中安全隐患的关键。以往的调研就发现,有的地铁线路分几期建设完成,因为建设主体不同、所运用通信信号系统不同,导致相互之间兼容性较差,投入运营后不断导致停车故障等意外情况发生。还有,个别线路在建设中盲目追捧创新型设备的应用,到了运营过程中,由于这些新型设备的稳定性不够好,反倒成为安全管理的累赘。凡此种种,这些运营管理中所遇到的问题,并非产品质量造成,却与建设过程不够科学严谨有关。
地铁建设之患,运营管理之“敌”。建设过程中给大量不合格产品开绿灯,无异于是在给后期安全运营设红灯。安全所系、人命关天,后果谁能承担?
面对汹汹民意,下跪道歉没有用,必须全面追查问题电缆的去向,必须彻底查清背后的失职渎职甚至权力寻租行为并依法严惩。更为重要的是,要以问题为导向,总结教训、查漏补缺,真正找出涉及地铁建设过程的管理漏洞、监管漏洞和制度漏洞,加快完善地铁建设质量保障制度,健全地铁建设与运营管理科学衔接和交接制度,严防隐患跑冒滴漏,不让地铁载着隐患前行。
(新媒体责编:zs11)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