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惊闻福州林平妹扬言与政府合伙报警“法办”媒体人

    评论员/石山

    近日,福建福州中榕·高科城项目因为违规用地,被媒体多次举报及曝光。然而,媒体的曝光非但没有起到监督、制止中榕·高科城项目的违规建设进度,反而有消息传来违规项目负责人林平妹扬言要联合福州高新区政府打击报复“法办”媒体人。

    据知情人讲,林平妹在多个场合扬言:已经联合高新区政府向当地公安报警,事由是媒体报道失实、诬陷诽谤,福州高新区公安局已经立案介入调查,准备进京抓捕媒体人。并且,林平妹还委托律师向各媒体网站发律师函要求媒体网站撤稿。同时,针对没有撤稿的网站,林平妹要委托律师到法院起诉网站及记者。

    石山听说此事后非常震惊!

    第一震惊,违法违规者没有丝毫胆怯,却理直气壮地要报警“法办”、抓捕媒体人。林平妹的中榕·高科城项目明明是在工业用地上建设商住房,按照我国相关法律其行为已构成违法,这样的人不怕法办和抓捕,居然喊出要抓捕媒体人法办曝光网站,莫非福州的天真的颠倒了吗?

    第二震惊,违法违规者在媒体监督曝光后非但未受到任何制裁,还能照常施工,继续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并且要跟当地政府联手,这需要怎样一个不同寻常的关系,又牵扯了一个多大的黑幕?

    第三震惊,假如像林平妹所说,福州市高新区公安局已经立案并介入调查并做好抓捕媒体人的准备。那么,福州当地的司法部门岂不是不分黑白,任人操控,甚至沦为违法者的爪牙与打手?

    第四震惊,媒体对福州中榕·高科城项目报道后,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为什么没有对林平妹的违法违规行为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制止和纠正?反而传出要“法办”曝光者的威胁恐吓。

    第五震惊,福州市高新区建设规划局在媒体监督高压下,依法履行职责和义务,于2017年3月30日将违法违规的中榕·高科城项目施工现场大门贴上封条,而林平妹、王善栋居然胆敢公然撕毁封条,置国家法律法规于不过,猖狂到与行政部门公然对抗!那么此时的福州高新区各司法部门干什么去了?

    第六震惊,林平妹自称,已经委托律师公开向各大媒体网站发撤稿函,难道媒体报道的中榕·高科城项目违规,擅自改变土地使用性质是合法的吗?闽侯县国土资源局与林平妹、王善栋签订的三份《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上明确规定宗地用途为工业用地。是谁给了她私自改变土地使用性质的权利?媒体撤稿岂是你一个律师函就可以左右的?那是要负法律责任的!

    第七震惊,林平妹、王善栋二人自身在法院还有18个被诉讼案尚未了结,甚至被划入黑名单成为失信人员,尽管如此,居然还有胆量对抗媒体监督?是谁在背后为其撑腰壮胆?

    第八震惊,林平妹、王善栋欠债成为老赖失信人员,然而他的座上宾们居然都是高新区各部门主要领导!作为国家干部,与这样的人同休戚、共进退,你们不脸红吗?对得起党和国家的培养吗?

    在此,石山要郑重告知林平妹、王善栋以及福州市高新区各位领导: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就是要引导社会、民众,倡导文明、道德、礼仪、修养,大力宣扬传播社会正能量,同时也要实事求是地揭露一些不文明、不和谐的阴暗面,真正起到扬善惩恶的良性作用。媒体承担社会责任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坚守和传承;是为实现中国梦鼓与呼的思想基石;是有责任、有担当,真正维护国家、民族和人民根本利益的团体。新闻工作者就是要坚持新闻工作基本原则,责无旁贷地为实现“中国梦”传递正能量!

    凡是不让媒体说话、拒绝媒体监督,挖空心思打击报复新闻工作者的行为,往小处说是无知和愚蠢。从大处说,是藐视国法,对抗党和政府的领导,企图动摇国家安全稳定的基石,阻碍“中国梦”顺利实现的破坏者。

    最后,石山要告诫那些对正直媒体人有所企图、心怀鬼胎不良分子,要冒天下之大不韪到北京抓捕媒体人,那就尽管放马过来!

    原文链接:http://www.fzyshcn.com/shyf/2017-04-10/27811.html

    免责声明:本网发布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新媒体责编:news)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