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共享单车的危害,是否被夸大了

    近来,红遍大江南北的共享单车突然风向转了,变成了千夫所指的害群之马。媒体一致指责:共享单车阻碍交通、危害市容,更是人性的照妖镜,它照出了中国人性之恶。事实确实如此吗?共享单车的危害,是否被夸大了?

    烟花三月,天气微醺,历来是出游西湖景区的好时光。近几日在景区闲逛,发现景区的确是堵,比如从净寺到万松岭路口不到八百米的距离,双休日公交车竟开了三十分钟,不断涌进来的私家车堵得马路水泄不通。车外,众多的共享单车穿梭自由,但是并没有对交通造成多少阻塞,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基本通畅,当然,电动车是不能像往常般横冲直撞了。此时,真想下车找辆单车飞奔目的地而去。开公交的大姐听了我的疑问说:共享单车堵了景区?杭州景区哪个节假日双休日不堵?以往没有共享单车的时候还要堵!是啊,从我个人经验来看,即便是清明小长假,西湖景区除了局部地段局部时间,共享单车对景区堵塞的贡献能比得过私家车吗?只怕是零头。

    可能是不同地方共享单车的堵塞程度不一样,杭州凭借先进的城市管理多少化解了它的不利之处。所以我觉得,对共享单车的负作用,社会多少有些夸大其词了,这来自几方面原因。首先可能的是触动了一些人的利益。

    其次是观念的问题。如今已进入所谓的机动车时代,很多人看到这么多的非机动车来和他们抢道,于是就惊诧了。却没有想过,与机动车相比,共享单车对交通的阻塞影响谁大?事实上,直至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节假日人们进入西湖景区的交通工具依然以自行车为主。可以说有50万人进景区,就有二三十万自行车停在景区,怎不见那时人们抱怨堵呢?何况现在的共享单车,一辆是好几个人在共用。

    更重要的是,政策对共享单车的路权保障不够。我们可以为机动车修很宽的马路,建很大的停车场,却不肯为共享单车分一杯羹。没有充分的行驶道路、停车场所这些路权的保证,共享单车乱停乱放自是难免。

    共享单车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表面上看是人的素质问题,但实则是法律和制度层面的问题。中国经历过几次巨大的社会变革,而近三十年的经济发展又过于迅速,社会管理和规范建立的速度远远跟不上,于是出现了大量不守规则的事,比如共享单车的乱停乱放乱骑。但相信随着管理的跟上,相关政策的出台、制度规范的建立,共享单车终究会逐渐进入良性的发展阶段。但前提是客观地评价它而不是过分夸大其副作用,让它能够在理性与宽容的环境下良性成长。

    (新媒体责编:zs11)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