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时代须安全护航
浙江龙游欧阳锡龙
据报道,中国有世界上90%的二维码个人用户,扫码已经成为现代生活的一道风景线,骑车、付款、交友等,只要扫一扫,就能轻松解决不少问题。然而,“炫”的同时也伴随着“悬”,扫码的安全风险不容小觑。
扫码的安全困境实际上是标准困境。小到水电缴费通知单,大到交通罚单,甚至一些创业者的“求关注”,在成千上万的服务类型中,二维码往往可以简单生成。由于制码技术几乎“零门槛”,所以二维码的应用在某种程度上处于无序状态,更谈不上标准统一、识别统一、监管统一。人们享受着“黑白方块”带来的简单、便利,但对于信息泄露、数据流失等隐患的预防和监管却还没有跟上。
要让二维码更好地服务生活,有必要为其装上一道“防火墙”。护航二维码安全,必须多管齐下。在标准规范上,相关职能部门要统一二维码生成工具和制作标准,构建实时、动态的安全监控和预警机制;在行业服务上,要加快推进二维码注册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的普及应用;在企业管理上,要加强与安全厂商的合作,提升对恶意链接的监控和识别能力。须知道,即便是方寸之地,也容不得“四处漏风”,只有安全了,生活才有真的方便。
引导文明可增添创意
山东莒县张建锋
近期,县里的桃花节人头攒动。美丽的风景是桃花,而不起眼的“垃圾缸”也吸引了游客目光。不仅因为实用,更在于引导文明的创意之举。
以小搏大,引导文明要走心。缸子来自农民废弃的蓄水缸、粮食缸,有时代印记;废弃缸经民间艺人美术化处理,着五彩、显斑斓、卡通化,更吸引人;缸上书写了文明礼仪、道德风尚的提示语,生动创新……种种尝试的结果是,节庆过后洁净如初,在某种程度上破解了旅游不文明的难题。“垃圾缸”,用小小的努力撬动了文明的大课题,是用心之举,更是智慧之举。
最是细节暖人心,关键是如何灵活地点燃众人对文明的向往。凡事怕认真二字,也怕创新点子,只要从小事小节入手、从公众需求着眼,就能蹚出写好文明大文章的“新路子”。
(新媒体责编:zs11)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