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公交,优先怎样成优选

    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迅速增长,城市道路拥堵、汽车尾气污染严重等“城市病”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公交优先,绿色出行”的意义。发展公共交通,不仅可以减少能耗、降低污染,还能提升交通效率、疏解拥堵,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道理很简单,可真正行动起来却并不容易。据统计,我国公共交通出行比例明显偏低,城市的公交分担率普遍在10%—30%之间,远低于60%的理想水平。而新加坡、东京的公交分担率分别为63%、86%。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公共交通设施的建设,为什么公交出行比例还是偏低?

    近日网络热议的四川简阳公交站牌的“奇葩设计”,就说明了一个问题。简阳市区的公交站牌,由一根钢杆顶着,高达3米左右,一些线路30多个站点挤在宽约40厘米的牌子上。牌高字小,让乘客望牌兴叹。

    “等了半小时,好不容易来一辆公交,却人满为患”“坐地铁倒是不堵车,可从地铁站走到单位还得半小时”“下班高峰期,人挤人,太遭罪”……从这些日常“吐槽”声中,不难看出公共交通依然存在的诸多问题:准点率低,严重拥挤,速度慢,乘车环境差,线路规划不合理等。如此状况,想让已经习惯以车代步的车主们回过头选择公共交通,岂能不难?

    事实上,随着各地加快推进地铁、公交、公共自行车等建设,已经基本解决了“有车坐”的问题。因此,当前公共交通发展急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在于从“有车坐”向“便捷、顺畅、安全、人性化”转变,让人“坐得惯”。也就是说,要尽可能提升乘坐公共交通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保障公共交通更便捷,除了增加车辆、提高发车频率、增加站点覆盖率外,最重要的是给予地面公交充分的路权。根据客流和道路条件,因地制宜设置公交专用道,真正把“公交优先”落到实处。同时,完善公交专用道管理制度,加强高峰期公交专用道的保护,严厉处罚侵占公交专用车道的行为,提高通行效率。

    提升公共交通便利化,更得科学规划、综合管理。交通不是简单的架桥修路,而是系统的社会工程,需要政策导向、财政支持、城市规划等各方面予以保障。比如,加大资金投入,提升公共交通工具硬件的舒服度;新的商业区、住宅区建成了,既有的公交线路、车站、配套服务就应随人流变化及时调整;科学规划高效率的换乘系统,尽量省时省心;加强司乘人员素质教育,司机开车不急不缓,售票员热情有礼……从硬件到软件,各个细节都切实增加公共交通的吸引力。

    总之,让更多的人充分感受到公共交通的优越性,人们的出行习惯自然会发生变化,才会优先选择公共交通。(金正波)

    (新媒体责编:zs11)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