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以克论净”引热议背后的冷思考

    今年初,西安官方发布《西安市城市道路“以克论净深度保洁”作业标准(试行)》。据介绍,按照这一新的考核标准,考核官在路段上随机选取一平方米范围扫取积尘,通过称重,再根据标准要求,对道路保洁情况进行考评。一时间,关于西安道路保洁“以克论净”的话题引起当地民众热议。(4月26日新华网)

    “以克论净”是对城市道路实施深度清洁的一种考核方式,是指以扬尘的克数即重量来衡量道路的干净程度。相较于毫无指标可言的放任管理,明确路面清洁程度几近苛刻的“以克论净”显然是极大进步,也有利于调动环卫人员的积极性,近2个月西安有关道路环境有了明显改善就是很好的例证。

    然而,这项考核标准依然引发热议,被不少网民认为是政府在“拍脑袋”,这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

    关心城市环境没有错,但是也应该关心一下城市的“美容师”。按照官方的回应,要达标并不难,但是要保持合格还是会经常加班,而且如果不达标会先教育,三次不达标则会进行经济处罚。这种要求未免有些苛刻,尤其是看到检查人员用刷子开始仔细地收集该区域内的杂物和灰尘进行称量,满头白发的环卫工人在一旁应该会提心吊胆,这让人于心何忍?

    另外,“以克论净”容易让环卫工“背黑锅”。环境问题相当复杂,不仅仅与路面尘土相关,还与城市人口素质有极大关联。在日本,其街道几乎看不见清洁工,城市洁净更多依赖市民的自律和维持,连厕所也能成为风景。然而,在国内有些人抱着“各扫自家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心理。即便环卫工人前边刚扫完,后面可能会有工地扬尘,也可能会有路人随地乱扔。曾经出现在新闻中的“我不扔你就要下岗了”就是证明之一,如此一来,恐怕再勤奋的工人也只能喊冤了。

    归根结底,网民并不是反对“以克论净”,甚至是希望能够严格执行下去,毕竟大家都喜欢一个干净的城市。只是更希望当地政府能够多措并举,比如提待遇、用机扫提高效率、增加人手,提高城市居民素质等。当然,自己怎么样,城市就怎么样,与其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笔者希望每个人严格要求自己,“以克论净”自然能够成为现实。(汪春阳)

    (新媒体责编:zs11)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