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僵尸车”,该管管了

    最近,小区里要拆除自行车棚,提前了半个月张贴告示,要求车主自行挪移车辆。没想到,还有近2/3的车辆都找不到主人。回想车棚经常被挤得满满当当,原来都是“僵尸车”惹的祸。

    在现代大都市,“僵尸车”其实并不罕见。无论是社区、街道,还是高校、机关,甚至大马路上,经常能看到一些落满灰尘、残旧破损的汽车、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被随意丢弃的“僵尸车”越来越多。这些车辆长期挤占紧张的公共资源,影响市容市貌,造成交通拥堵,妨碍人们出行。更危险的是,汽车长期不使用,汽油挥发极易导致自燃。有些“僵尸车”甚至占据了消防通道,一旦发生火灾等紧急情况,后果不堪设想。

    可“僵尸车”一丢了事简单,要处理起来却着实不容易。从法律上说,“僵尸车”并非无主车辆,它们是属于个人的私有财产,除非确有违法违规行为,否则交警、城管等部门无权对其随意处置。就像我们小区,原先每半年就要贴张告示,要求“车主自行处理自行车,逾期将予以集中收缴”。话说得很重,但从来都没有付诸行动。物业人员私底下说,万一收缴了“僵尸车”,却冒出个车主要求赔偿,“那怎么讲得清楚?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如维持现状算了。”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管理日趋精细化,解决“僵尸车”的问题应纳入政府部门的视野当中。无论是从维护市容市貌、维护公共安全的角度,还是服务百姓、创造良好城市环境的角度,或者是回收资源的角度,“僵尸车”的治理都应该尽早着手,有所作为。

    “僵尸车”的问题涉及多个领域多个部门,既需要相关部门间各司其职、通力合作,也需要社会公众的热心支持、积极参与。比如可以设置一些自行车回收站,鼓励社会公众主动回收废弃车辆;可以邀请社会公众参加“随手拍”,提供“僵尸车”线索;还可以执行更加严格的汽车报废制度,督促车主主动报废汽车等等。总而言之,只有多方参与、各尽其责,“僵尸车”的整治才能获得更好的效果。(一然)

    (新媒体责编:zs11)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