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简介
因快递员很少验货,于某在邮寄快递时,将毒品和其他物品一同包装,利用这一漏洞蒙混过关,多次利用快递运输销售毒品。在另一起快递运毒案中,犯罪嫌疑人苗某交代,其曾利用药盒和饭盒包装毒品,逃脱快递员的检查,利用“闪送”向买家邮寄毒品。
以案说法
近年来,一些涉毒案件利用快递实施犯罪。犯罪分子利用快递代收点、无人收递快递设备等进行毒品运输买卖。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快递运毒案件涉及到刑事犯罪,可能触及贩卖毒品罪、运输毒品罪、非法持有毒品罪等罪行。在上述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均采取隐秘方式逃避快递员的验视,快递员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运送含有毒品的快递,根据法律规定,快递员不构成共犯。但如果在快递收取和送达的过程中,快递员明知其运送的物品为毒品,仍然进行运送,则与犯罪行为人构成共同犯罪。
利用快递运毒,反映出当前我国快递行业的终端操作和管理尚需进一步完善。第一,快递公司应当严格贯彻落实快递实名制的要求,对寄件人身份进行查验,并登记身份信息,寄件人拒绝提供身份信息或者提供身份信息不实的,不得收寄,力求做到人证一致,人件统一。第二,在收取顾客需要邮寄的物品时,快递员应当对物品进行认真验视,必要时应当增加安检设备,对存在疑问的物品要求顾客进行说明,或者委托第三方企业对快件进行安全检查。
(新媒体责编:news1166)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