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胶囊列车”,狂想还是理想?

    据英国《每日邮报》日前报道,美国“超级环1号”公司已在位于内华达州沙漠地带建成了长500米、直径3.3米的试验隧道,将首次对“超级高铁”进行实地运行测试。

    超级高铁的学名叫超音速空气动力火车。这一概念最初于1997年由美国机械工程师奥斯特提出,并获得技术专利。在此基础上,“特斯拉之父”埃隆·马斯克于2013年提出了“超级环”的设想,即超级高铁的雏形。它实际上是一种超导磁悬浮列车,是一种在近乎真空管运输系统中超高速运行的特殊交通工具。由于用来运送乘客或运输货物的空间状若密封的胶囊,因此也被形象地称为“胶囊列车”。

    空气压缩和磁悬浮是超级高铁的基本工作原理。在一个完全密闭的管道内,通过在火车运行方向抽取管道内的空气,形成接近真空的状态。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就像是一个肺活量超强的巨人在用力吮吸吸管里的火车一样,列车便如同被发射的炮弹从甲地被“吸”到乙地。磁悬浮和真空还能基本消除空气阻力和摩擦产生的阻力,进而实现高速运行。

    根据马斯克的设想,超级高铁类似协和式飞机、轨道舱和气垫曲棍球台的结合体。在动力方面,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实现自主供电:一是由车厢前部的电动涡轮压缩机压缩吸入的空气,再通过电子脉冲为车厢提供动力;二是通过管道上方铺设的太阳能光伏板发电,为列车提供动力。

    高速、环保、低噪音等是超级高铁的突出特点,它被视为继汽车、轮船、火车和飞机之后的人类“第五种交通模式”。据英国媒体透露,这次“超级环1号”还公布了11条超级高铁的线路方案。同时,列车的“胶囊”客舱也预计在明年初完工,“马斯克的超级高铁梦想离现实又近了一步”。

    不过,超级高铁自提出以来,对其质疑的声音从未少过。从技术上说,超级列车的技术亮点之一是“真空管道”,但要排出管道内的所有空气实非易事;车厢逆向排除压缩空气,产生的高热量还可能损坏乘客舱及相应设施。从安全性来讲,要在真空隧道中保持乘客舱的供氧和通风很关键,一旦出现压力问题后果不堪设想。此外,过高的造价、是否能够达到设计时速等,也是经常被业内专家诟病的焦点。

    在科技发展的进程中,化腐朽为神奇的案例比比皆是:火车取代马车,人类漫步月球,人工智能对弈顶级围棋大师……但是,对于“胶囊列车”的狂想,人们有充足的理由质疑,因为它极大地挑战了人类现有的认知底线。科技发展的历史也显示,狂想和理想往往只隔着一层窗户纸。目前来看,尽管测试结果难料,但这一大胆举动本身,代表的何尝不是人类不懈追求科技进步、努力超越现实的前瞻性思维和探索精神。(黄培昭)

    (新媒体责编:zs11)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