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全球第一个5G火车站在上海开工 它都有哪些“超能力”呢

    还记得自己第一支手机的样子么?

    从最早的大哥大、到诺基亚的小板砖、到翻盖手机、再到如今的智能手机,短短几十年的时间,手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和手机一同进化的还有移动无线网络,4G网络早已成为我们生活的标配,5G时代正在来临……

    就在2月18日下午,全球首个5G火车站正式在上海虹桥站启动建设,计划在2019年完成5G网络深度覆盖。届时,我们将可以在上海虹桥站,享受到高速、便捷的5G网络服务。

    那么,全球首个5G火车站拥有哪些“超能力”呢?

    小新也来到了虹桥火车站,现场体验了一下虹桥火车站将提供的部分5G服务。一起来看下!

    发射5G信号的设备长啥样?

    想体验5G生活,首先就要知道发射5G信号的设备究竟长什么样子?

    在虹桥火车站的5G体验区可以看到许多方方正正的小盒子,它们就是5G室内小基站。

    这些5G室内小基站能够均匀辐射5G信号,适用于人流量大,室内结构不规则的火车站,而且安装十分便捷。

    会不会有人疑惑,目前并没有5G手机正式上市?要如何体验5G速度?

    现场的工作人员解释道:5G小基站需要配上另一个设备把5G信号转换为Wi-Fi信号,才能让我们的4G手机连上5G网络,让我们直接体验5G网络了~

    当年进入4G时代,小新还清楚的记得,手机上网的速度可真是翻了好多倍,据说,4G能够以100Mbps以上的速度下载,一部2GB的电影,不过几分钟就能下载好。

    现在即将进入5G时代,相信我们的网速只会更快。

    果不其然,在启动仪式上,上海移动携手华为向大家展示了5G DIS(室内数字系统,digital indoor system)技术能达到1.2Gbps的网络峰值速率。

    让小新算算,这是比4G的速度快了能有数百倍啊!

    举个例子,以前几分钟能下好一部电影,未来可能只需要20秒了!

    更精准的室内智能系统智能系统

    网速快只是5G的一部分,小新在体验点还看见了包括服务机器人等智能设备。

    据介绍,服务机器人应用了语音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根据以往的经验,虽说是人工智能,不过因为网络、技术等问题,他们还是会显示出有点“笨笨”的。

    这一次,小新尝试性向它询问了候车室里面一些设施的问题,它不仅对答如流,还能指引小新前往,这个功能可以说是路痴朋友的福音了。

    华为无线网络首席营销官周跃峰表示:之前的室内覆盖采用的模拟信号,无法做到很精准,但利用5G低时延的特性,火车站可以更精确地做到人流控制,可以投放更多机器人,可以快速获得大数据服务(云上),乘客可以得到到更多智慧化服务,比如说精确的室内导航,找到商场、商店。

    导航问路机 图片来自华为微信公号

    游戏输了还怪有延迟?以后不会了

    5G的另一项优势在于低延迟。

    延迟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他是获取对发送信息的响应所需的时间。

    同时点开红包为什么你没有、双十一前几千件为什么你抢不到……都是因为网络的延迟。

    也就是说,以后打游戏,大家延迟都是1ms,这下输了不能可怪网络了。

    这一项功能,在虹桥火车站你也可以体验到!

    而且在体验点的现场,还有几台大屏幕显示5G网络的传输速度。

    小新注意到,连接VR游戏的显示屏显示,用户在体验VR游戏时能感知到的时延仅为58.1毫秒。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好多名体验者都表示,几乎没有感受到延迟的原因。

    对于5G的畅想并没有结束,5G还能改变我们什么?

    日本总务省此前出了一支概念片,向人们讲述5G时代:移动支付、即时翻译、全息投影、远程诊疗.。。

    5G时代是什么样子?详戳视频↓↓↓

    最重要的是,信息传递变得更加高效后,我们终于有更多的时间陪陪家人.。。

    5G火车站的突破

    据介绍,其实将5G引入室内并实现全覆盖并不容易。

    尤其像虹桥火车站这种拥有超大建筑体量、超高人流量和话务量的地方室内部署5G颇具挑战,这也是上海移动选择华为5G DIS的重要原因。

    华为介绍称,华为5G DIS是当前业界唯一可商用的5G室内产品,且已经具备批量发货能力。

    这一次,我们又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期待上海虹桥站5G完全建成的时刻!

    (新媒体责编:news1166)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