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至湖南岳阳,归乡路1000多公里,自从通了高铁后,就少了自驾的冲动,然而,今年春节笔者却作了不一样的选择。由于平时少有时间带孩子出游,回家需走杭瑞高速公路,途经的杭州、黄山、庐山、岳阳等地无一不是风景名胜区,无疑是一条旅游线路。驾车沿途玩几天,回家兼带孩子看景点,何乐而不为?
杭瑞高速公路2018年2月全线贯通,硬件设施非常好,走在上面,有一种放纵奔驰的冲动。沿途穿山越岭,青山绿水,云雾缭绕,令人心旷神怡。一路上,大明山滑雪的奔放,浔阳楼的豪气,琵琶落玉的意境,徽派建筑的俊美,次第伴随左右。每天不紧不慢地跑上三四百公里,实在惬意。然而,让人始料未及的是,高速公路上糟糕的行驶体验、服务区失范的行为,却让旅途的兴致打了折扣。
最令人糟心的是一路上不规范、不专业的限速规定。无论是出于安全的理由,还是由于道路养护的缘故,高速公路上限速一旦过于频繁且无序,就显得有点“任性妄为”了。走杭瑞高速公路,在浙江境内体验尚好,一般限制时速120公里,过隧道为100公里,再往前,情况就复杂了——很难想象时速120公里的路段,突然间要你降到80公里;或是非常平直的道路,突然出现“限速40公里”的标志。还有隧道,有的限制时速60公里,有的则是80公里,或是100公里。笔者开着导航并使用定速巡航,也难免手忙脚乱。尽管一路谨慎,结果还是被罚200元,记了6分。实际上,高速公路行车最大的隐患既不是高速,也不是低速,而是车辆间过大的速差,如此落差很大的限速,是最容易导致追尾事故的,也会给驾车者带来过大心理压力,实在有违“高速带给出行者舒适驾驶体验”的初衷。
高速公路应急车道被称为“生命通道”。然而,在杭瑞高速公路江西段堵车过程中,笔者注意到,应急车道被频频占用。对于一个已经在法律上明文禁止了的典型违法行为,如果不能有效遏制,实在说不过去。
服务区是高速公路的门面,更是途经省市的门户形象,然而,有的表现也令人失望,主要还是来自于出行者的素质问题。如公共卫生间,本来有着良好的硬件环境,很多人却只顾自己“方便”,用完之后不冲厕所就转身离去;还有人在洗脸盆里吐东西,将下水道堵住后一走了之;一些人则随手扔垃圾,保洁员对此无可奈何。
高速公路服务区在为出行者提供休息服务功能的同时,也是展示与传播区域文化的纽带。从途经服务区看,主要还停留在基础功能阶段。其实,高速公路不仅仅是通道,还应该是流动的风景、多样的文化、变化的风情。如果不能理解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多样化功能,那么其服务就会永远停留在平面化的状态,没办法得到立体提升。
我国高速公路总里程已突破14万公里,在支撑国家战略、引领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在春运这种大规模迁徙活动中更是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道路客运发送量多年来始终都占据绝对优势。然而,我国高速公路在管理和服务方面还显得粗放,与其“硬件”水平不相匹配,这是新时代高速公路转型发展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高速公路的第一功能当然是交通,然而,当生活变得丰富多彩的时候,交通功能就不再那么纯粹,通过交通可以衍生出很多其他的功能,如旅游、文化传播、异域风情体验等。从这个意义上讲,高速公路就变成了一个活动的场所,在这个场所中,可以让人们方便快速地实现以前难以实现的愿望,如美食体验、地域文化体验、寻幽览胜,或是单纯的散散心。如此,高速公路服务区的服务就不是简单的休息了,也是地域文化的“展厅”、特色美食的“秀台”、休闲娱乐的“卧室”。沿途的“观景台”有必要广泛拓展建设,以吸引更多的人为出行而出行了。
高速公路高质量的硬体建设给驾驶带来良好的体验,然而频繁且无序的限速、应急车道的违法占用等无不带来致命安全隐患。此外,这种失范的限速行为,让出行者感到的不仅仅是管理无序的问题,甚至是相关管理部门故意为之的“陷阱”,这就涉及到诚信缺失、品格失位的问题。建议有关部门尽快研究出台高速公路限速设置标准并展开相应的审查修正。
此外,无论是交通安全问题,还是服务区“脏乱差”问题,都与出行者本身的行为有着极大关系,如果不能从出行者本身来解决问题,所有末端的整治都难见实效。日本曾经用一代人的时间来改变交通安全问题,关键点就是从小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抓起,通过一代人的培养,基本上改变了整个国民的交通行为失范问题,使得日本的交通变得非常有序安全。此可为我们提供借鉴。
高速公路已成为国民生活的一部分,希望能够更新理念,全方位提升高速公路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并将相关行为教育根植于人生的起点,从幼儿园抓起,如此,我们才能有理由相信一个崭新高速公路时代真正到来。
(新媒体责编:news1166)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