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永、高胜全
连日来的高温酷暑让室外犹如蒸笼般闷热,然而有一个特殊的工种,不仅在炎炎夏日要长袖、厚衣服加身,还要经受火花的炙烤,他们就是每天同高温打交道的金结公司保定博物馆项目的电焊工。
“呲呲……呲呲……”陈东各手中不停冒着“火”,焊丝在1500℃的高温下熔化,一朵朵焊花在枪口绽放,他正在认真地完成钢梁的焊接工作。
陈东各今年36岁了,十五年前他就在老家山东济宁市的一个小县城工厂学习焊接技术,至此他从事电焊工作已有将近二十年了。陈东格在中国二十二冶金结公司做电焊工已经10年了,面对这样的高温闷热天气,他早已经习惯,每天早上六点就到现场,开完早班会就进行工作,一天工作大约九个小时。
高温期间,室外的温度接近40℃,车间管道里温度高达50℃以上,为防止焊接火花落在身上,因为工作的危险性,在如此高温下,陈东各每天必须“全副武装”,外套、手套、防风帽、防护面罩、耳塞一个也不能少,穿上长裤长褂和厚厚的手套,这样一来他面临的热比别人又多了一层。每天身上都要出大量的汗,脱下衣服时能拧出水来,就跟穿着衣服从游泳池里面起来了一样。”陈东格说。
面临着太阳的炙烤,厚重的防护服和防护面具已让皮肤黝黑的陈东格满脸通红,就在焊接完成后,陈东格摘下了防护面罩,脸颊上的汗水不停往下掉。为补充水分防止中暑,陈东各上工前都会在休息区泡一杯白菊茶来喝,等放凉了便大口大口地喝起来。
焊接作业时偶尔有焊接的火花飞溅到身上或者手上,穿透衣服沾在皮肤上,这才是最难受的时候。”陈东各伸出手指着手上烫伤的疤痕说。陈东各有一儿一女,对于他来说最幸福的事情就是每天回家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光。每天回家,妻子把家里收拾得很干净,做好晚饭等待他。他在外工作,妻子总是担心他,时常嘱咐他工作时要小心,不要让自己受伤。
“做这份工作体力透支严重,工作期间必须有饱满的精力及专注力,决不允许一点失误。所以我每天晚上10点之前就会入睡,养足精神第二天全身心投入工作。”陈东各明白,自己的身体和对安全工作的专注才是家庭幸福的保障,所以在枯燥和难熬的工作时间里,他从不带手机也不听音乐,用对工作的执着和责任心对抗高温。
每当同事问陈东各为什么坚持电焊工十几年,每次工作都那么认真,他总说:“既然做了就要做好,电焊工作不能大意,焊接质量的好坏关系到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每一遍焊接都要小心仔细,只要能把活做好,确保没有安全隐患,干得再苦也值得。”
在博物馆施工现场,像陈东各这样的建设者还有400多人,正是他们不惧酷暑,坚守岗位,顽强拼搏,才有了项目的顺利推进。
(新媒体责编:pl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