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商业

    契约精神=信用+信任+信仰

    李璐

    契约精神是一切合作的基础。契约,实质上就是交易,无处不在,它不是外部对人的要求,而是人内心秩序的构建。

    古代,人与人之间交易靠人品和诚信;现代,人类社会大规模合作,如果仅靠个人品德,不切合实际,这样便出现了契约。基于人的社会属性这一特征,人与人之间都需要用契约精神来维系。物质利益来往,有法律契约;行为生活交往,有精神契约。

    契约精神是市场交易行为的伦理奠基。经济发达的城市和制度完善的企业,契约精神显得更为重要,这就要求交易的所有主体都具备“三信精神”。

    第一“信用”。信用是“市场交易人格奠基”必须具备的基石。市场交易是信用的交易,信用交易实际上是契约精神的一种表现。没有信用,何来契约?又如何遵守契约?又怎么执行契约?没有信用,契约的签订成本、执行成本、违约后惩罚成本、乃至契约完全被打破后整个社会的振荡成本,都会特别高。一个人一旦对自己不负责,一个企业一旦对社会、对国家不负责任,丧失了最基本的诚信,就必然要付出巨大代价,这个人在社会上就难以立足,这个企业在市场上就毫无前途。因此,这就要求每个人都遵守信用,每个企业都要尊重契约。

    第二“信任”。信任关系的产生,来源于契约精神,来源于遵守市场交易的基本规则---遵守合约。在信任关系下,大家就会产生一种默契,大家不必相互设防,而是绝对信任对方,这样的话,所有交易都很容易实现。在这样的社会中,法律执行成本就会很低,甚至基于信任关系而设立的法律条文可以存而不用。有了这种高度信任,有了对自己信誉的高度重视和珍惜,人们之间的交易关系将无比牢固,违约可能性极小,交易效率大为提高。

    第三“信仰”。信仰特别重要。古语云:“头上三尺有神明”,这也是一个信仰。中国传统社会当中,这种信仰是根深蒂固的,人们即使从来没读过书,也知道什么是做人基本道德准则。中国人读书并不是简单的读《论语》《孔子》《孟子》,中国传统伦理思想,早已经渗透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当中。因此,在传统社会中,即使是文盲,也具有高度的道德信仰。有了道德信仰,一个人就有了规矩、有了底线、有了良知、有了道德基础。在这种基础上形成的一切市场交易,必然是一种“良性市场交易”。

    信用交易让人们相互信任,同时,还需要更高的价值信仰作为支撑,这是市场交易契约精神的三大支柱。没有“信用、信任、信仰”作为支柱,任何交易都无法维系。

    因此,作为企业的一员,我们每个人有必要深刻思考:在企业改革发展中,个人如何体现契约精神;在企业转型升级中,组织如何构建伦理秩序。我们所有人都要为整个社会奠定坚实的契约基础体现自身的价值,使国家树立高度的信用、信任和信仰精神,使全体人民都知道,交易行为必须要以人格作为奠基,只有建立在契约精神基础上的合作,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否则,交易创造的再多数字都是空中楼阁。

    古语云:“言必信、行必果”。让信用奠定交易的基石,让信任支撑彼此的默契,让信仰塑造高尚的灵魂。这样,契约精神才能真正构建人类内心的良好秩序,我们共同努力,期待这一天早日到来!

    (新媒体责编:pl2022)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