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全联接大会2022中国站,华为常务董事、ICT基础设施业务管理委员会主任汪涛发表“持续创新,共同筑牢中国数字基础设施”的主题演讲, 倡议建设感知、联接、算力融合的外场感知网络体系,使能传统基础设施运行更安全更高效,发布了感知网络的四个主打产品组合方案:周界防护站、雷视拟合杆站、边远环境监测杆站、综合数字场站等。
华为常务董事、ICT基础设施业务管理委员会主任 汪涛
感知网络是一种领先的网络基础设施,除了具备强大的联接能力,还具备融合感知能力。传统基础设施存在体系化水平不高、安全韧性不足、运行效率有待提高等诸多问题,铁路、机场等周界入侵误报,高速公路、森林、水库等存在恶劣天气下事故预警不准,水利工程、电力线路等边远设施监测难;油气场站、燃气场站、电力变电站等依赖人工辅助生产效率低。构建开放、智能的感知网络体系,以感知网络为基础,以数据共享为核心,提供感知、联接、算力等产品组合数字能力,支持传统基础设施长距离感知、精准防护、实时监测、无电无网部署,使能传统基础设施运行更安全更高效。
周界防护站 采用光视联动等多维感知技术,通过光纤传感与机器视觉复核感知,构筑铁路周界安全防线,降低铁路沿线的入侵误报率,铁路周界防护全天候误报小于1次/公里·天,增强了长距精准防护,定位精度5米,安全事件响应时间缩短30%。
雷视拟合杆站 采用雷视拟合多维感知技术,通过毫米波雷达与机器视觉多维感知,解决气候和光线变化引起的高速事件感知准确率低的问题,实现高速公路1000米远距精准感知,夜晚、雾天的事件感知准确率提升60%以上,百公里立杆数量减少25%,助力“车畅于路,人悦其行”。
边远环境监测杆站 通过微波/Wi-Fi6和有线的组合,无电无网部署,解决水利工程、电力线路等边远设施监测问题,支持低时延、高带宽、长距离的自组网接力回传,整站功耗降低60%,实现全天候监测和重点区域100%巡检覆盖。
综合数字场站 解决电力换流站、油气燃气站等重要设施依赖人工管理问题,通过站内终端极简物联、50纳米级精准授时,集中远控,边云协同,降低了80%运营工作量,实现场站可视可管、少人无人。
华为希望构建开放、智能的感知网络体系,联合更多的客户和伙伴,持续打造领先的感知网络,迭代创新数字杆站、数字管线、数字场站等系列产品组合方案,使能传统基础设施运行更安全更高效,共同筑牢中国数字基础设施。
(新媒体责编:wan123)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