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商业

    雅苒等十家公司共同发起成立农业与食品应对气候变化企业联盟

    12月20日,农业与食品应对气候变化企业联盟(以下简称联盟)举办了线上发布会,雅苒作为联盟发起企业之一出席了本次发布会。

    农业与食品应对气候变化企业联盟正式成立

    联盟由先正达集团中国、雅苒、北大荒、百威、蒙牛、诺维信、雀巢、鑫乐、约翰迪尔、极飞科技等十家公司共同发起成立,旨在通过联合行动,共同推广农业和食品领域固碳减排措施,降低产业链温室气体排放水平,提升农业与食品行业应对及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联盟成员

    对于联盟的成立,雅苒中国总经理于晓航女士表示:“联盟的成立,必将能进一步促进企业间的经验技术交流和项目合作;借助成员企业的影响力,联盟将有力提升整个行业对气候变化的认知,提供可复制推广的减碳经验,从企业层面推动农业绿色低碳发展,为农业可持续化转型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参考。”

    依托联盟平台,赋能绿色发展

    作为一家全球性的作物营养公司,雅苒坚持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增长策略,倡导气候友好型作物营养解决方案。

    秉承“开拓农食未来,共筑和谐自然”的企业抱负,雅苒力争通过保护自然、减少排放和改善民生等举措,构建负责任的食品体系。

    作为联盟发起单位和成员,雅苒将充分依托这一平台,协同产业链上下游,推进农产品全生命周期低碳减排,并着重在以下三领域发挥作用:

    可再生农业领域:携手联盟成员,利用作物营养方案和技术,帮助提高农业生产力和养分利用率;

    气候中和领域:通过改善土壤健康、生物多样性、水体、空气质量等,为自然带来积极的影响;

    农户繁荣领域:推进联盟成员之间的交流合作,通过新实践、新技术等,持续改善农户收入,提高农业生产可持续性、并帮助实现农户多元化。

    推动全链路重点环节低碳减排

    近年来,雅苒一直坚持技术创新与合作,并大力推动采矿、肥料生产、产品运输、农作物种植等全链路重点环节的低碳减排:

    1.成立清洁氨部门

    雅苒在2021年成立了“绿色氨部门”,致力于为无排放航运燃料和脱碳食品解决方案提供动力,为低碳环保做出贡献。

    2.在欧洲推广绿色肥料

    2022年年初,雅苒和瑞典农业企业达成合作,将于2023年在欧洲推出无化石矿质肥料,无化石矿质肥料是一种绿色肥料,这种肥料以绿氨为原料,可在肥料生产中降低80%-90%的碳排放量。

    3.助力马铃薯企业减碳

    2022年12月,雅苒和阿根廷马铃薯公司El Parque Papas签署了谅解备忘录。

    雅苒将于2023年开始,向El Parque Papas提供无化石矿质肥料。据估算,使用雅苒绿色肥料生产马铃薯,可以将马铃薯种植端的温室气体排放减少约28.8%。

    4. 中国山东玉米减碳项目

    在种植端的减碳,雅苒当前的努力也已经初见成效。雅苒携手跨国食品公司在多地展了减碳项目。

    其中一项在山东的玉米试验结果显示,每生产1公斤玉米,雅苒营养方案的二氧化碳排放当量比对照组减少约20%。

    携手合作,共进共赢

    雅苒期待与联盟成员伙伴建立紧密的企业合作关系,共同探索创新实践方案、传播企业成功案例、塑造更大的行业影响力,共同为政企合作、社企合作搭建桥梁与平台,为实现国家“双碳”目标贡献智慧和力量。

    关于雅苒

    雅苒不断增长知识以尽职尽责地哺育世界和保护地球。为了实现我们的愿景:一个协作的社会,一个没有饥饿的世界和一个受到尊重的地球,雅苒不断寻求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增长策略,倡导气候友好型作物营养解决方案,和零排放能源解决方案。雅苒的抱负是开拓农食未来,共筑和谐自然,为客户、投资人和社会创造价值,构建可持续发展的食品价值链。

    为了实现我们的目标,在全球范围内,雅苒率先开发用于精准农业的数字化农业工具,并与整个食品价值链的合作伙伴密切合作,以提高粮食生产的效率和可持续性。通过聚焦清洁氨生产,我们致力于推动氢经济,并推动航运、化肥生产和其他能源密集型产业的绿色转型。

    雅苒国际成立于1905年,当时是为了解决欧洲日益严重的饥荒问题。如今雅苒已经成长为一家全球性的作物营养解决方案公司。雅苒以整合性业务模式运营,在全球范围内拥有约17,000名员工,业务遍布全球160多个国家及地区,具有持续良好的投资回报率。2021年,雅苒的营业收入达166亿美元。

    (新媒体责编:wa12)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