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强生不仅以全新的品牌形象展出百余款重磅创新产品,还通过"信条指引回馈社会"展区全方位展示了公司以多重创新举措与实践,积极改善人类健康福祉、回馈社会的丰硕成果,全面彰显强生以信条精神为引领,以广泛的影响力促进人类健康,建设更美好社会的使命担当。今年正值强生《我们的信条》80周年,这份写于1943年的企业指导纲领,阐明了强生对病患、医护、人才、环境和社会的责任,引领着一代又一代强生人为人类健康事业开拓进取,砥砺前行。
“我们的信条”指引强生砥砺前行
第六届进博会强生展台“信条指引回馈社会”展区
加速引进创新成果,支持提升优质医疗资源可及性
多年来,强生不断引进并推动全球领先的医疗创新产品解决方案在中国落地。目前,强生创新制药业务33款已经进入中国市场的产品中,已有30款产品进入国家医保目录,涉及肿瘤学、免疫学、传染病和疫苗、神经科学、心血管与代谢以及肺动脉高压等治疗领域。强生医疗科技旗下的外科、骨科、介入解决方案、眼健康等业务的创新医疗产品,持续通过快速引进、本土生产、创新合作等方式,更好更快服务广大中国病患和家庭。
强生还持续以公益的力量支持疾病科普,提升患者对包括乳腺癌等高发肿瘤、房颤和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炎症性肠病等免疫疾病、肺动脉高压、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银屑病、运动损伤等多个领域疾病的早诊早治理念。
专业赋能医护人员,推动医疗健康行业高质量发展
强生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联合多方推动医学继续教育发展,支持政府提升医护人员的诊疗能力。凭借全球领先的专业教育能力,强生在中国设立专业教育学术中心,支持推进医学培训的专业化、系统化发展,每年服务超过200万人次医护人员的专业教育和培训,提升医护尤其是基层一线医务工作者在外科基础技能、脑卒中、房颤、白内障和儿童眼科等诊疗能力,助力提升医疗水平,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服务广大百姓健康。
2021年,强生成为首家宣布"三大战略、六大举措"支持政府实现共同富裕愿景目标的跨国企业,并通过设立全球社区影响力专项基金,投入总计超1.5亿元人民币,助力中国医疗事业发展,支持基层医护工作者培训,在精神健康、眼健康、亟需手术人群,以及社区老年常见病等重点领域,支持多个项目的开展。目标到2023年,帮助20万基层医务工作者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打造多元包容企业文化,推动雇主品牌和人才建设
强生始终致力于打造以人为本、多元包容的企业文化,不断以创新举措多维度打造雇主品牌,在企业文化建设和人才发展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强生对内搭建"社惠人"员工志愿者平台,同时提供每年4天志愿者假期,支持并鼓励员工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帮助员工拓展能力和实现自我价值,也为公益组织创造社会价值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截至2022年,强生中国员工已完成了超过4万小时的志愿服务时间。在强生中国多元、公平和包容(DE&I)委员会的带领下,员工资源小组积极促进包括女性领导力、心理健康等跨部门、跨职能、跨代际的交流融合;强生与各大高校合办成立学生社团组织,通过组织职业发展、公益关爱等主题活动,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杰出领导力和丰富商业洞察力的"未来领袖",收到热烈反响。
共筑环境健康,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我们必须很好地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明确地写在强生"我们的信条"中。强生中国针对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等多维度进行了长期投入和有效实践,目前,苏州产业园、杭州工厂、广州工厂均实现了100%绿色电能。
强生全球范围新建的办公楼、厂房和实验室等均按照国际绿色建筑认证体系LEED绿建标准设计和建设,苏州产业园主要建筑和西安杨森工厂均已获得了LEED金级认证,位于上海的强生中国区总部大楼获得有绿色建筑"奥斯卡"美誉的绿色建筑最高级别LEED铂金认证。
强生还致力于从整个价值链层面构建可持续生态,积极携手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供应商伙伴,以创新的洞察提供服务的同时,推动上游合作伙伴践行绿色承诺和企业社会责任。
践行企业社会责任,助力经济社会进步
在信条精神指引下,强生在重大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危机、人道公益事业等方面持续投入资源,回馈社会。过去六年,强生累计捐赠12亿元人民币用于社会公益、灾难援助、患者支持等项目。
强生积极践行采购社会责任,于1998年启动"全球供应商多元化与包容性项目",旨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重视普及社会公平,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工作岗位。在中国,该项目发展了16家本土企业加入到多元化供应商体系中。
强生全球资深副总裁、中国区主席宋为群表示:"信条精神始终是指引强生砥砺前进的指南针。扎根中国近40年,强生致力于以创新的医疗健康产品和先进的服务理念,携手政府和行业各界打造高质量的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健康中国'。同时,我们也积极践行企业社会责任,发挥社会影响力,期待继续携手各方,共创更加美好的健康未来!"
(新媒体责编:wa12)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