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HL趋势报告《人工智能驱动的计算机视觉技术》指出,视觉AI技术将在未来五年内成为物流行业的标准操作方式。
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的视觉输入将在健康与安全、运营、资产管理和装运处理等方面带来有利应用。
人类掌握的专业技术与人工智能增强技术的融合伴随着挑战,需要全面协调与合作。
计算机视觉技术市场正在蓬勃发展,专家预计其销售额将翻两番,从2020年的94亿美元增至2030年的411.1亿美元。计算机视觉技术可以提高效率、节约时间、增强可持续性并降低成本。
近日,DHL发布了最新趋势报告《人工智能驱动的计算机视觉技术》,指出计算机视觉技术将成为未来五年物流行业标准操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报告阐述了计算机视觉如何应用于零售、医疗保健、制造,以及救灾和灾后恢复等不同领域,并强调了计算机视觉技术在物流行业中应用的多样性。这项技术可覆盖从健康安全到运营,从资产到运输等多个领域。
“计算机视觉发展迅速,正在成为一项对整个供应链行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技术,对我们的客户、员工、合作伙伴以及环境来说都大有可为。”DHL首席商务官兼DHL客户解决方案与创新部门负责人博识(Katja Busch)指出。“对包括物流在内的众多行业来说,深挖计算机视觉技术的潜力将有助于实现更高效的流程以及更安全和可持续的运营。”
计算机视觉是人工智能(AI)的一个分支领域。该技术使计算机和系统能够通过算法从数字图像、视频和其他视觉输入中提取有意义的信息、进行加工,并执行相应动作或提出建议反馈。
DHL创新与趋势研究部门负责人多尔曼(Klaus Dohrmann)补充表示:“我们已经看到了物流行业中的首批应用案例,包括各种健康和安全应用,以及货物尺寸测量等。随着计算机视觉在深度感知、三维重建以及黑暗和模糊图像解读方面的技术进步,更多应用机会也将很快解锁,为物流公司带来更多益处。”
在物流行业中的应用
对物流行业来说,计算机视觉技术可在四个主要领域有所应用:
计算机视觉技术助力CCTV视频监控设备确保健康与安全
健康与安全:计算机视觉技术可以识别仓库等物流设施中的潜在危险,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防止事故发生,提高工作场所的安全性。此外,该技术还能识别员工不规范的姿势和动作,检测疲劳早期迹象以及追踪工人是否穿戴了正确的防护设备,确保合规和员工健康安全。
作业:计算机视觉技术可以创建热图来分析设施内或室外的工作流程模式,甚至还能作为安全卫士及时识别未经授权的进入或入侵。
资产管理:计算机视觉技术有助于持续监控物流资产,并在出现任何问题前向维护团队发出警报。即使在出现问题后,计算机视觉技术也能助力自动识别出可能存在的资产缺陷、错误和异常,并简化缺陷探测。
计算机视觉技术使库存或包裹清点自动化,提高供应链速度和准确性
装运处理:计算机视觉技术可以自动化并简化装运过程中的尺寸测量流程。精确测量物体的面积或体积对仓储容量计算、装载规划、运输物流和运费计费等都至关重要。此外,计算机视觉技术还能检查货物是否合规,并针对分拣流程对货物进行正确分类,以及实现库存清点周期的自动化。
未来的挑战和关切
虽然计算机视觉技术前景广阔,但它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和问题。例如,如何获得公众,尤其是对持续监控心存疑虑的人的认可。基于此,网络安全也至关重要,它涉及数据处理、遵守《通用数据保护条例》,以及其他数据隐私和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应对这些挑战需要所有相关方的全面协调与合作。
走在创新前沿
作为在创新领域持续开展活动的一部分,DHL不仅定期发布《趋势报告》等思想领导力内容,还在全球范围内积极推动以客户为中心的创新。DHL与客户和合作伙伴密切合作,共同探索当前和新兴趋势的发展,以在物流业务和整个供应链中实施应用。为促进更广泛的合作,DHL还通过其新推出的“DHL创新仓库”平台,邀请初创企业、研究人员和投资者携手合作。
欢迎关注DHL快递媒体信息微信公众号“DHL快递Views”获得第一手企业资讯
DHL —卓越,只为送达
DHL是服务全世界的物流企业。DHL各事业部提供完整的物流服务系列,包括国内和国际包裹递送、电子商务运输和履约解决方案、国际快递、公路、航空和海洋运输以及工业供应链管理。DHL在全球超过22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约39.5万名员工,将世界各地的个人和企业安全可靠地连接起来,实现可持续的全球贸易流。凭借针对增长型市场和行业(包括科技、生命科学与医疗保健、工程、制造和能源、汽车和零售业)的专业解决方案,DHL被公认为“The logistics company for the world”(服务全世界的物流企业)。
DHL隶属于敦豪集团。集团在2022年营业收入超过940亿欧元。集团始终致力于通过可持续的商业实践和社会环保承诺,为全球发展积极助力,并力争在2050年实现物流净零排放。
(新媒体责编:wa12)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