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汽-大众共招聘456名优秀应届毕业生,进一步充实公司研发、数字化、新能源等关键业务领域。在入职后的三个月时间里,新员工参加了公司为其量身打造的S✦训练营培养项目。11月28日,一汽-大众2023年校招新员工,通过视频连线的形式五地齐聚,以一场盛大的结业典礼,共同见证新员工成长的高光时刻,同时庆祝 S✦训练营圆满收官!一汽-大众董事、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李振奎,第一(财务)副总经理冯炎,(人事)副总经理金先桢,(技术)副总经理顾昀斌博士,(商务) 副总经理聂强,相关部门经理人员、员工代表、导师代表,还有来自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吉林大学、天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的校方领导等共同参加了本次结业典礼。
2023年一汽-大众S✦训练营结业典礼
风劲帆满图新志,同心筑梦启新航
伴随着活力四射的歌舞《奔跑的青春》开场,一汽-大众S✦训练营结业典礼“梦想绽放”、“奋进青春”、“未来有你”三个篇章依次上演。其中在梦想绽放篇章视频中,新员工们纷纷表达了选择加入一汽-大众的理由,有的人认可公司行业地位,有的人偏爱公司文化氛围,有的人从小就心生向往,也有的人看重公司未来发展。大家都对自己的未来职业生涯充满了期待。在奋进青春篇章视频中,新员工沿着S✦训练营培养脉络,不断成长的高光时刻也一一展现在大家面前,集中赋能、参观体验、新媒体大赛、课题实践……勾起每个人在这段旅程中的美好回忆。与此同时,一汽-大众新员工们彰显Z世代青春活力,迸发创意,各展所长,为大家带来了乐队表演、rap、歌曲串烧、Talk Show等精彩节目。
一汽-大众2023年新入职员工们带来一系列精彩表演
结业典礼上,一汽-大众(人事)副总经理金先桢对新员工的未来发展寄予厚望。他讲到:“希望新员工们把握行业变革、公司转型的大好时机,把握公司体系建设、流程重塑的强劲势头,把握干事创业、快速成长的广阔平台。保持学习习惯和奋斗精神,在坚定理想、锤炼技能中增强志气,在敢为人先、勇于突破中增强骨气,在实学实干、拥抱创新中增强底气,掌握不可替代的关键能力,成为不可替代的核心骨干,从‘生力军’成为‘主力军’,与一汽-大众共创共生、共享共赢。”
一汽-大众(人事)副总经理金先桢现场致辞
一汽-大众第一(财务)副总经理冯炎也从中德合作的角度对新员工提出期望。他表示,大众集团坚持“In China,for China”的战略方针,一汽-大众作为合资企业,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核心作用。一汽-大众拥有历史悠久的合作文化传统,相信在中德双方员工进行开放和有效合作的良好氛围中,新员工们一定会加速成长,有担当、有作为,也因为新员工的加入,一汽-大众将迎来更加光辉璀璨的未来!
一汽-大众第一(财务)副总经理冯炎现场致辞
在对年轻“后浪”们的殷殷嘱托中,一汽-大众还为年轻的新员工们准备了一份惊喜:一张张由公司领导及相关部门领导亲笔书写的寄语卡片。小小的卡片,承载着浓浓的关爱,更为新员工们带来了属于一汽-大众大家庭的温暖。
此外,在训练营的历练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学员和团队,他们怀揣梦想,渴望早日成为行业的佼佼者。同样,许多前辈也曾经是初入职场的新人,凭借自身的努力和执着,逐步成长为独当一面的行业大咖。活动现场,六位来自一汽-大众不同领域的中外方大咖专家,为这些新生代颁发荣誉,包括优秀个人奖20个,课题实践团队一等奖4个、二等奖17个、三等奖24个,获奖员工将创新思维与前辈们的奋斗精神融为一体,展现出傲人的锋芒,荣誉的颁发将现场氛围推向了新的高潮。
一汽-大众捷达品牌&成都分公司技术开发部电气科功能电子产品工程师宋欢、
管理服务部IT工程师 RonAlexander 颁发优秀个人奖
一汽-大众规划项目控制部项目经理Victoria Mezhlumyants、
生产管理部 物流规划部 厂内物流规划科专家周明珠颁发课题实践团队二等奖和三等奖
一汽-大众技术开发驱动系统开发部新能源电池开发科经理倪婧、
中国一汽首席技能大师金涛颁发课题实践团队一等奖
沃土厚植万木兴,匠心耕作百才聚
千秋基业,人才为先;产业转型,核心在人。面对汽车行业转型加速、竞争加剧的严峻形势,一汽-大众秉持“传统业务保持领先,新业务转型破局”的战略目标,构建了充满活力的人才体系,为员工提供畅通的发展渠道和丰富的成长资源,牵引员工“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驱动公司转型发展。通过员工成长和公司发展同频共振,实现人力资本价值最大化,搭建了高质量的人才队伍,助推一汽-大众加速奔跑,树立了制造企业数智化转型的业界标杆。
面向未来,一汽-大众将积极响应国家和时代的号召,坚持可持续发展人才战略,继续发挥行业引领、示范作用,向“中国最优秀的汽车企业,员工和伙伴心中最具活力的公司”的美好愿景而奋进新程。
(新媒体责编:wa12)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