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商业

    完善物流充电网,助力运输企业节能增收

    纯电动重卡是新能源重卡市场中的“扛把子”,是促进我国重卡行业电动化进程的中坚力量。根据终端上牌数据,2024年4月新能源重卡实销4590辆,同比增长102%。其中,纯电动重卡4363辆,同比增长101%,占据新能源重卡总销量95.05%的权重。充电重卡已成为推动当前新能源重卡整体市场增长的最大动力。

    新能源物流运输的兴起

    新能源重卡的应用场景,聚焦在城建、港口、矿山、钢厂运输、煤/焦/电厂等场景。在此场景下,重卡车型复杂,种类繁多,主要以短倒运输为主。而随着新能源重卡渗透率的提升,2024年电动重卡已开始试点“跑长途”,完成从短倒场景向干线的逐步覆盖。这就需要充电运营商构建相适应的充电网络,不仅要在用途上满足企业的使用要求,也让新能源重卡整体更节能。

    物流货运充电网的现状与挑战

    随着充电设施建设的火热,多方竞跑重卡赛道。目前新能源重卡仍存在续航里程短、充电效率低、运维成本高、投资回报及盈利不理想等现状。如何为新能源重卡高效补能,成为很多充电运营商积极探寻的解决方案。

    通过实地调查发现,在实际应用中,针对重卡领域的变配充一体化重卡充电方案,得到了越来越多客户的青睐和关注。变配充一体化充电方案,可实现双枪同充或者单枪单充等多应用场景,通过高压接入,提高电力容量利用率,节省了高压电力投资;而系统化的集成,不仅减少占地面积,增加了充电车位面积,同时也实现电力利用率最大化。且由于设备采用模块化设计,对于需人工运维的故障,将第一时间和属地运维人员联系,更换充电模块,运维成本也极大地降低。而且,还可以持续迭代,确保盈利周期延长2-3倍,这些优势在很大程度上为客户降低了成本,提升了充电利用率。

    完善物流货运充电网的措施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相关部门和企业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完善物流货运充电网。通过增加充电设施,优化充电网络布局,引进创新的充电技术以及降低运营成本等措施,来打造城市物流充电网。

    据了解,在重卡充电领域成绩突出的特来电,凭借新能源重卡补电方案,依托主机厂及各城市公司行业客户(钢厂、水泥企业、城市渣土、港口、电厂等)开发,目前已占据了重卡领域40%以上的充电设备。

    而针对重卡补能效率提升的问题,大功率充电也已成为趋势,行业不再满足于双枪400A。重卡充电量巨大,对电量的需求时间段也较为集中。以唐山为例,他们的日均充电量就高达300+万度,这也对重卡的充电功率提出了新的要求。据了解,特来电通过创新融合FAST快充协议,支持超400A极充充电,让重卡物流车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实现充电效率上的突破,充电时间缩短至30-60分钟,大幅提升了物流企业的运营效率。

    重卡的工作环境相对来说比较恶劣,在高粉尘、高盐雾、高温高湿的环境下,更需要高可靠性支持,对充电设备提出了极高的要求,防护等级也要求较高。在如此的特殊环境下,充电设备持续安全稳定地运行并非易事。据了解,特来电的设备以高防护模块为核心,防护等级达到IP55高标准,即使在极端严苛环境下仍能稳定运行,这些设备采用模块化设计,核心组件全灌胶、免维护,可以显著降低故障率,延长生命周期,提升运营收益。

    此外,在港口等封闭场景自动驾驶,自动充电也已开始慢慢普及。特来电在广东舟山甬舟码头充电站、广西北部湾港充电站,为自动驾驶的重卡提供充电服务,满足全场景无人作业需求,为码头提供先进的自动充电解决方案,助推电动重卡不断普及。

    未来随着“双碳”战略的持续推动及各地城市环保政策的严格执行,我国新能源重卡的市场渗透率将得到进一步提高,通过完善物流货运充电网,助力运输企业节能增收,才能推动我国重卡行业电动化进一步发展!

    (新媒体责编:wa12)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