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商业

    绿能星申报 | 能源行业独有标志性大奖“绿能星”评价活动正式起航

    image.png

    “绿能星”是能源行业独有标志性大奖评价活动,以“绿能之星 闪耀世界”为定位,以“绿色低碳、清洁高效”为评价核心要素。主要围绕我国能源产业在发展中涌现的“转型创新引领企业、示范项目工程、高端技术产品、高效解决方案、特色贡献人物”等进行全方位梳理和评优。自2023年推出连续开展两届以来,得到了能源行业高度认可、能源企业积极参与、主流媒体的广泛传播,在业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力,成为衡量全球能源清洁高效、绿色低碳发展的风向标,也为推动全球公正包容的清洁能源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与“十五五”规划布局的关键之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施行、《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推进和共建“一带一路”绿色能源国际市场的大背景下,本年度的“绿能星”评价活动以 能效革新  绿创未来  为主题,将全方位梳理总结、研究分析,遴选标杆,旨在为“十四五”规划收官总结成就提供参考素材;为新时代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示范引领!

    image.png

    评价主题:能效革新  绿创未来 

    申报/推荐截止时间:4月6日

           ★本次评价涉及“企业、示范项目/解决方案/技术产品、人物、故事”共16项★主办方将邀请行业权威专家成立评委会进行客观评价★评价结果将在510中国品牌日期间发布并将隆重举行颁奖典礼

           2025能源产业“绿能星”评价活动说明

           一、评价主题

           能效革新  绿创未来 

           

           二、评价规则 

    1、本次评价活动遵循“客观、公正、科学、自愿”的原则。

    2、评委会将严格执行评审纪律和保密制度,评价结果由评委会统一公示发布。

    3、参与评价单位递交的材料必须真实、准确,如有虚假将取消资格。

    4、评价结果公示后,如有异议,评委会将进行复核并重新公布。

           

           三、评价类别设置

           一、绿能星·企业

           1)“十四五”能源转型创新卓越企业

    在能源领域通过创新技术、工艺或商业模式,实现显著的绿色低碳与清洁高效提升,为行业发展提供全新思路与方向,以及推动自身企业转型中在战略规划、生产运营等环节取得显著成效的能源企业。

           2)全球清洁能源可持续发展贡献企业

    从政策倡导、技术革新到产业实践,全方位推动能源可持续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领军企业。

           3)“一带一路”能源互通典型企业

    在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资源共享、能源市场融合、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以及助力沿线国家从传统能源向清洁能源转型方面取得成就、实现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和经验的企业。

           4)零碳实践先锋企业

    积极探索零碳路径,能够将多种零碳能源形式进行有效整合以及构建稳定、高效的零碳能源系统,在节能减排、绿色供应链构建等方面取得突出进展,并通过优化流程减少能源消耗,实现碳排放大幅降低等的企业。

           5)绿色能源环保责任贡献企业

    在能源生产、输送、使用等全生命周期中,严格遵守环保法规,积极践行环保责任,为生态环境改善做出突出贡献。

    二、绿能星·示范项目/解决方案/技术产品

           1)绿色清洁高效能源大基地

    在能源项目建设与运营中,充分展现清洁高效特性,在节能减排、资源利用等方面表现卓越的项目。

           2)低碳科技创新技术产品及应用

    企业/科研机构研发出的创新性绿色低碳技术成果成功应用并实现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大幅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和降低碳排放等推动行业低碳发展的创新应用。

           3)零碳实践典型项目

    在能源、建筑、交通、工业以及绿色出行、垃圾分类与资源循环利用等领域中,通过技术创新、模式变革实现显著碳减排,并在行业内具有示范引领价值的项目。

           4)“一带一路”能源创新实践示范项目

    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提升能源效率、降低成本,推动能源结构绿色转型,在“一带一路”沿线起到示范带头作用的项目。

           5)乡村能源创新应用解决方案/经济效益突出项目

    将能源新技术、新方法创新性地应用于乡村产业发展,助力乡村经济增长、生态改善、社会发展等多方面取得突出效益的项目技术,并显著提升乡村能源利用效率和生活品质。

           三、绿能星·特色人物

           1)全球清洁能源可持续发展贡献人物

    为实现绿色低碳目标,在技术研发、项目实践、政策倡导等方面做出卓越贡献,在全球能源转型进程中,凭借卓越的战略眼光与领导能力,推动能源绿色低碳、清洁高效发展,引领行业变革方向的领导人物。

           2)中国能源时代领航人物

    在政策制定、企业发展、技术突破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他们具有卓越的战略眼光和领导力引领能源产业发展方向,推动行业变革与创新的时代标杆。

           3)中国能源产业创新人物

    在能源领域勇于开拓创新,凭借突破性的技术、理念或商业模式,打破传统格局,开辟新发展路径的先锋人物。他们的创新成果为能源产业注入新活力,推动行业迈向新高度。

           4) 乡村能源变革引领人物

    颁发给在乡村能源转型进程中,率先引入新能源、推动能源结构优化,引领乡村走上绿色低碳发展道路的引领型人物。

           5)能源惠农杰出贡献人物

    聚焦积极投身能源助力乡村振兴事业,以创新举措推动能源项目落地乡村,将能源技术、资源引入农村,在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改善农民生活质量方面作出突出贡献,并为乡村经济发展、生活改善开辟新路径的先锋人物。

           四、绿能星·经典故事

    能源企业将“科技创新、节能减排、乡村振兴、民生服务、生态保护以及共建“一带一路”以及在清洁高效,绿色低碳发展诞生的人与事以讲故事形式,通过视频模式宣传推广,视频类别包含“微电影、纪录片、纪实片、广告创意片以及短视频”等的经典视频故事。

           四、参与模式 

    企业申报,行业组织、专家、媒体等第三方推荐,主办方调研获悉。

     

           五、参评资料要求  

    1、文字:说明文字600~1000 字,其中要点摘要 200~300 字。

    2、资格:国家层面以及权威组织给予的相关荣誉的证明材料的扫描件。

    3、图片:3~5幅,高清,2M以上。另图画类需提供电子版和印刷品,人物需提供一年内高清商务照一张、两寸标准照一张。

    4、视频:需自身单位摄制或出品的原创作品,所有作品版权归创作方所有,主办方拥有传播使用权;时长3~15分钟;画质要求不低于1920×1080像素,格式为mp4、mov,大小不超过500M;作品须有海报、片头、片尾、字幕(中文简体)和主创人员名单。

           

           六、评价流程   

           第一阶段:

    申报/推荐截止时间:2月20日—4月6日。

           第二阶段:

    1、筛选/核实时间:4月6—12日。

    2、方式:取推荐和自荐票数最优的,根据申报材料按照1:3的申报率进行筛选,由评委会无记名选出入围,对有不同意见的要充分调查并重新投票,保留所有原始资料并存档。

    3、根据申报材料和证明材料进行核实,与评价标准不符合的材料及弄虚作假者将被淘汰。

           第三阶段:公开投票

    1、时间:4月14日

    2、投票平台:中国能源产业发展网官方公众号

           第四阶段:终评

    1、时间:4月19日

    2、方式:专家审核打分。由评委会专家对入围结果进行评价、打分及投票并提出理由,对有不同意见的要做好调查解释工作,保留所有原始资料并存档。

           第五阶段:评价结果公布 

    1、将于5月6-11日举办的“510中国品牌日▪能源产业品牌宣传周”活动上隆重揭晓及广泛宣传展示。2、将推出“中国能源品牌出海行动”走进中亚,在5月13-17日中国-中亚清洁能源创新大会(乌兹能源周)隆重宣讲及展示推广。3、将在中国工业报、中外能源杂志以及中国工业新闻网、中国能源产业发展网等专业媒体上开设专栏进行深度报道。

           

           七、特别说明    

    1、“绿能星”评价为公益活动,参与评价不产生费用。

    2、获选项目参与组委会安排的展示推广需要收取相应费用。

    3、获选案例,评委会将择优推荐与业界其他评选活动。

    4、如企业有项目工程需要招商引资、技术产品孵化,主办方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安排相关企业对接。

    (新媒体责编:wa12)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