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哥”是黄大公司滨城运维中心电务作业组组长陈啟勇的外号,因其工作认真负责,具有“拼命三郎”的精神,所以在作业组,大家常常称呼他为“三哥”。
勤学苦练出真知
2009年,陈啟勇从钟灵毓秀的贵州黔东南来到了渤海之滨的黄骅南电务工队,从见习信号工开始,一步一个脚印,15年里从信号工,到副作业组长,再到作业组长,一路见证了朔黄的蓬勃发展。
初入工队,陈啟勇满心忐忑又充满期待。那些复杂的电路图和信号设备对他来说就像神秘的迷宫。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面前显得有些单薄,每一次跟着师傅巡检,都像是一场挑战。
在学习信号机原理时,他反复琢磨书本与现场的差别。从认识信号机的基本构造,到理解不同灯光代表的意义,再到能独自排查信号机的小故障,这个过程漫长又充实。在他的床头总是摆满了信号专业的书籍,每到有疑惑时总会翻出来查看。 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他锱铢必较,向技术主管问,向工队长问,一遍不行就两遍,直到把问题弄通为止。工作中他总会带着一个厚厚的本子,他自嘲为自己的“武功秘籍”,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各类信号故障处理方法,各种作业流程。
久而久之,陈啟勇逐级成为了工队中的道岔大拿,在工电联整作业中,他总是能找到现场的问题,针对出现的问题给出准确的处理方法。而“三哥”总是乐于分享他的经验技巧,从而推动整个作业组水平的提高。
“三哥,这组道岔缺口偏移经常超标,调整多次也不见效果,你有什么高招嘛?”工队新入职的大学生小刘问到。
“这种情况,你首先应该考虑密贴,检查道岔尖轨与基本轨之间的缝隙是否超标,若密贴不良,咱们要及时调整道岔密贴,你看我处理一遍就明白了。”陈啟勇回答道。
2020年10月,黄大铁路开通在即,急需信号专业技术人员力保成功开通。“三哥”踊跃报名,迎接职业生涯的新的挑战。面对庞大的工作,“三哥”再次发挥他身上的“拼命三郎”精神。在每一次验收任务中,他都展现出了高度的专业性和责任心。
面对复杂的信号机验收,他如同敏锐的鹰眼。检查信号机的安装高度、角度时,精确到分毫,任何细微偏差都逃不过他的眼睛。对于道岔转辙机的验收,他更是一丝不苟。他仔细检查转辙机的机械传动部分,从齿轮的咬合到杆件的动作,确保每一个动作都灵活顺畅。同时,他深入分析转辙机的电气参数,测试电流、电压在转换过程中的变化,保证转辙机在规定时间内准确完成道岔的转换,且与其他联锁设备完美配合。在轨道电路验收方面,他拿着检测工具,沿着轨道认真检测绝缘节的绝缘性能。他通过专业仪器测量轨道电路的参数,对分路不良等隐患进行严格排查。哪怕是微小的绝缘破损或者参数异常,他都能迅速定位并提出有效的整改方案。此外他还极为重视验收资料的审核。他会认真核对每一份设备说明书、安装调试记录,确保资料与现场设备一一对应,为后续的维护管理筑牢根基。
为了力保验收工作的顺利完成他经常在现场一泡就是一天,两瓶矿泉水,一个面包就成了他的工作餐。争分夺秒,力保黄大铁路顺利开通。
“小陈啊,身体是工作的根基,你这么拼,也得保障吃好睡好啊。”滨城中心电务副主任黎明关心道。
“主任,坚持到黄大开通,这点累不算什么。”陈啟勇答道。
也正是这种“拼命三郎”精神让陈啟勇在工作中不断成长,不断进步,一路披荆斩棘,荣获“黄大公司先进个人”、“朔黄公司技术比武三等奖”等荣誉。
师徒齐心共奋斗
2021年7月,带徒多年的陈啟勇迎来了在黄大公司的第一个徒弟张俊杰,为了让张俊杰更好地成长,陈啟勇工作生活两把抓,带着他穿梭在错综复杂的信号机械室。每到一处,便详细讲解,从信号机的内部构造到外部灯光含义,从道岔转辙机的机械原理到电气控制逻辑,毫无保留。张俊杰则认真聆听,眼中满是求知欲,手中的笔记本记得密密麻麻。
一次处理信号故障,陈啟勇镇定自若,凭借多年经验迅速判断出问题大致方向。他一边操作,一边给张俊杰讲解思路,让他参与其中。张俊杰从最初的手忙脚乱到逐渐沉稳,在陈啟勇指导下成功协助解决故障。
生活中陈啟勇也是对张俊杰的关怀更是无微不至,张俊杰是地地道道的山西人,来到山东后对饮食很不习惯,陈啟勇得知后时不时带张俊杰到家里,亲自下厨做面条改善伙食。
在三年多的相处中,师徒情谊逐渐加深,2023年11月,他俩开展日常对话讨论的形式,讲授信号专业应知应会常识,从基础出发,带领“专业小白”认识和了解信号专业及设备特点,以技术规范介绍为主体,主要讲解设备工作原理,以讨论故障现象及处理技巧为辅助,生动形象的为员工讲好每一堂信号专业公开课,为新职人员系好步入专业的第一颗“扣子”,扎实基层班组员工的基本功。《师徒记》现已被铁路信号技术交流公众号收录3篇。在2024年的朔黄公司技术比武中,师徒二人均荣获三等奖,共成长,同奋进。
团结奋斗争一流
陈啟勇所在的滨城运维中心电务作业组成立于2020年11月,是全公司最年轻的班组之一,从成立之初就面临着“人员新”,“设备新”,“管理模式新”等“三新问题”。作为作业组长的陈啟勇,通过多维思考,开创性地创新班组管理模式,通过开展今日我当班系列活动过程、全方位、全角度”地让每位员工加入到作业组管理工作中去。针对人员结构大学生占比高,员工年轻化的特点,高彪将主要工作期化整为零,以一周为一个周期,建立轮值安全员、轮值宣传员和轮值考勤员等四个轮值岗位,轮流上岗,全员参与,让作业组每位员工加入到作业组日常管理工作中去,通过轮值,每名员工都能了解到自身特点和不足,通过这种创新性活动,在日常工作中最大化程度发掘每位员工的闪光点,同时对轮值期间出现的问题对症下药,从而提升员工专业素养。
为提升作业组员工安全意识,陈啟勇创新性地提出安全文化建设工作,通过制作安全文化墙、亲情墙和日常工作生活照片,展示员工平时工作生活的美丽画面。同时展开“人人讲安全”系列活动,目前成功开办50余期,从作业安全到让每一个员工通过讲课的形式,提升自我安全意识,充分理解“两个安全理念”的真正内涵。同时,讲与讨论相结合,从而探讨提升作业安全的新方法、新途径。
陈啟勇在作业组管理中始终坚持创新引领的原则。在日常作业中,注重提升作业效率与作业水平,凡是遇到设备相关问题,积极与设备厂家和兄弟单位进行沟通交流。在日常工作中收集创新亮点,在讨论与交流中推进创新成果转化。班组累计申报“五小”创新成果6项,全部成功实施。其中“万向挤压式大容量油壶”和“一种闭塞传输机电压、电流监测装置”已应用到日常生产作业中,从而体现了创新工作,从一线来到一线去的初衷。高彪始终以科技创新提升一线生产作业效率与安全,以生产促进科技创新转化。
在十五年的职业生涯中“三哥”始终以奋斗为笔,以汗水为墨,在人生的画卷上绘出绚丽多彩的图景;他把奋斗当作基石,以坚持为黏合剂,筑起通往理想之巅的阶梯。”(作者:何可仁)
(新媒体责编:wa123)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