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的春季总是突如其来,大地宛若一块褶皱的褐色绸缎,春风裹挟着微弱的暖意,轻柔地拂过这片沉睡已久的土壤。在棉田与葡萄地交汇的坐标控制点位置,技术员们正使用精密仪器对每一寸土地进行测量,确保设计蓝图与实地地貌的完美融合。
五台银灰色的RTK测量仪矗立于开阔的棉田边缘,宛如五线谱上跃动的音符。他们弯腰调试仪器的身影,在阳光的映照下,勾勒出一幅幅专注而坚定的图景。这些看似普通的测量仪器,实则是他们精确测量的武器。他们肩负着控制点静态测量的重任,这不仅是一项任务,更是对G576公路线路走向的坚定把握。线路平面位置的控制,关乎每一座结构物是否能稳固地建立在预定的土地上,红线的精确,是对工程的承诺,是防止轴线偏移的坚固防线。
数据传输等待的六十分钟,是测绘人员独有的冥想时刻。反光背心的荧光绿在灰褐色的背景中跃动,犹如早春破土而出的嫩芽。站立在这片辽阔的大地上,感受春风的轻抚,聆听远处五克高速的车流声,那声音仿佛是大地的心跳,沉稳而有力。
当GPS定位数据在屏幕上绽放成蓝色光斑,电子手簿上跳动的数字便是他们与这片土地对话的密码。每一次测量,都是对精准的追求,每一次调整,都是对完美的致敬。技术员们深知,他们手中的仪器不仅仅是冰冷的工具,更是连接设计与现实的桥梁。在这片广袤的北疆大地上,他们用专业和汗水,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公路诗篇。
阳光逐渐西斜,天边泛起了淡淡的金色。技术员们依旧忙碌在测量一线,他们的身影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高大而坚毅。这片沉睡已久的土壤,在他们的精心测量下,正逐渐苏醒,焕发出勃勃生机。
这条带动147团与莫索湾片区团场经济社会发展的G576公路,不仅是一条交通要道,更是技术员们智慧和汗水的结晶。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担当,什么是公路人的初心和使命。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他们用精准的测量,为公路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北疆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作者 曹晓林)
(新媒体责编:wa123)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