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长玉报道 今天(6月11日),德勤发布《一场蓄势待发的商业变革——中国新能源汽车五大趋势分析与价值链定位模式和战略思考框架解读报告》(下称“报告”)。报告基于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现有用户和潜在用户群体的深刻洞察,通过德勤全球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先服务实践、前沿观察研究以及先进的战略分析工具,从技术路线选择、产品差异化、销售模式转型、竞争格局和价值链革新等方面分析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五大趋势及背后驱动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三种价值链定位模式及核心能力建设的思考框架。
伴随着传统车企和造车新势力同时加速发力,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关注度与接受度正在逐步提升。今年4月在上海举办的车展上,新能源汽车已然成为绝对主角,无论是发布的新车型数量还是创新展示的精彩程度都创下了车展历届之最。然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挑战与机遇并存。
德勤中国汽车行业主管合伙人何马克博士指出:“未来两年将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由‘政策拉动’向‘市场引领发展’过渡的关键时期,这也意味着该产业即将进入高度市场化、差异化发展的2.0时代。新零售、智能科技、车联网等多产业和新模式与汽车产业的全面融合将促使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价值链不断革新,传统的游戏规将被挑战、打破与重建。竞争的焦点将由产品竞争转向服务竞争,由单环节竞争向商业模式综合能力竞争转变,同时由行业内竞争转向跨行业竞争。”
从行业环境来看,补贴退坡、产能过剩,以及新造车势力的涌入正在加剧竞争。从厂商的自身盈利性来看,一方面智能科技巨额研发投入和新零售转型带来的海量投资导致成本不断攀升;另一方面既有的盈利模式正在重构,新的盈利增长点尚有较大不确定性,比如,如何创新服务和应用数据创建新的利润池等。因此,如何应对挑战、破局而出是摆在新能源车企面前的一道必解之题。报告预测:纯电动汽车将成为乘用车市场的主流产品,并与燃料电池汽车共同主导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在技术快速提升的背景下,续航里程和充电便利性将不再是用户购买的阻碍因素,而智能化、网联化、人性化的功能设计将成为新能源汽车产品差异化竞争的关键;新零售转型(包括试水直销模式)是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寻找用户体验和成本效率的最佳平衡点将成为新能源车企销售变革的关键点。中外品牌、新旧力量、跨界巨头等多方势力间的全面竞争或将革新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竞争格局。新能源汽车正在重塑传统汽车产业价值链,产业利润结构随之发生改变,上游动力电池和智能科技、下游终端市场用户服务或将成为重要的利润池。
报告同时指出,在全新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价值链上,未来市场中会出现三种定位模式的新能源汽车厂商:一是布局全链条的新能源汽车厂商,主要由综合实力非常强的传统汽车厂商和领先的新进入者发展而来,拥有绝对领先的技术研发能力、产品持续创新力、兼顾体验与效率的流通体系、数据驱动的数字化生态;二是聚焦终端市场流通、销售与服务的新能源汽车厂商,凭借终端市场的专业能力,为产业链上游合作伙伴输出品牌、组建渠道、创新服务与用户运营模式;三是专注整车研发采购与生产制造的厂商,以成本控制与供应链管控能力为核心,为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提供整车生产组装或车身、车辆底盘等关键部件的生产制造,通过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实现盈利。
德勤中国汽车行业管理咨询合伙人安德斯表示:“新能源汽车厂商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自己在产业价值链上的定位,清楚界定业务边界,进而才能有的放矢地制定应对策略,培育核心竞争力,并组建与之匹配的商业模式。”
根据价值链定位及核心能力要求,报告还提出了发展新能源汽车业务战略的思考框架,以期帮助新能源汽车厂商能够根据自身定位,建立起思考主线,把握住核心问题。德勤认为,厂商首先需要明确为用户创造何种价值与体验,“以用户为中心”不应只是一句口号,而是应该具体落实到用户与品牌接触的每一个方面、每一种体验,包括产品体验、服务体验、渠道体验和互动体验,所有这些体验内容的设计,都取决于品牌定位。其次,厂商需要思考构建何种业务模式达成以上价值目标,这不仅包括销售模式及渠道网络布局,还涉及数据驱动的数字化转型,合作伙伴生态系统,以及生产模式及供应链体系建设。
安德斯补充:“新能源汽车厂商必须清楚的意识到,想要顺利度过由政策拉动向市场驱动转型的爬坡过坎阶段光靠战略规划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模式创新、业态创新、协同创新的勇气、果敢与实践。创新的商业模式从来不是一开始就能够成型,都是在不断地实践和竞争中通过不断地调整、改进和完善才最终成熟落地。当然,创新策略与战术方法因人而异、因企业而异,德勤作为新能源汽车行业专业服务的先行者,愿意与所有产业参与者携手探索、创新、尝试、实践、优化,并肩前行。”
(新媒体责编:zfy2019)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