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商业

    苏宁818体现消费升级大趋势 全社会的商业共振

    818发烧购物节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主导者、参与者成功地让消费者对“818”这个日子保持着超高的兴奋度——守着购物车到凌晨,电脑、手机键盘上一次次刷新完成支付,其热闹程度已不亚于传统大节日。

    纵观今年“818”战场,明星IP、直播、游戏等娱乐互动元素与电商深度融合,“消费+娱乐”已成新常态。无人车送货、智能物流、区块链等科技初露端倪,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俨然已成为电商的安身立命之本。

    显然,“818”已经不仅是电商市场重要的年度盛宴,更是中国商业的一次集体演练比拼。伴随着智慧零售的落地化,平台、卖家、仓储、物流、快递、支付等社会协同性越来越强,越来越深入,线上线下融为一体,场景力偏执地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三大电商军团入局818

    8月9日,苏宁联合Analysys易观对外发布了《“818”发烧购物节燃指数分析》报告,该报告指出,818发烧购物节因错峰抢占市场,已成为夏季全社会最重要的购物节。受“818”影响,各大电商纷纷入局,对苏宁展开围追堵截式促销。

    在8月,天猫、京东都有较大动作,如天猫88会员日、京东815家电节等活动,三大电商军团纷纷参战818,收割流量。

    此外,苏宁818发烧购物节正式开启了场景互联新时代。随着苏宁智慧零售大开发脚步加快,目前已建立了“两大、一小、多专”的业态类型组合,6000家互联网门店参战818,将线上线下、城市县镇全面覆盖,织起一张场景互联网络。

    作为攻下社区最后一公里的苏宁小店更是首次参战818。让货离消费者更近,不但提升配送时效,同时也解决了线上体验不足的问题。

    优惠不再是吸引消费者注意的唯一条件,商品品质、物流、售后成为重要的考量因素。例如,苏宁大力推广46项服务,30天包退,365天包换和优品计划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的服务体验,成为电商行业的标杆。

    苏宁拼购掀起社交电商热潮

    818发烧购物节期间,苏宁推出苏宁拼购、苏宁有房两大新型产品,拼购买好货、无中介二手房交易,再度创新业务模式,苏宁多年线上积累运营能力得到进一步释放。

    8月8日苏宁拼购日,单天破500万单,苏宁拼购一跃成为社交电商市场的颠覆型选手。

    根据7月数据显示,苏宁拼购2018年累计买家数已破3000万,同比去年7月份增长了3650%;月GMV超50万的商家数380家,同比去年增长了2614.3%。8月8日拼购日一天,订单就突破了500万。

    在苏宁拼购的变现思维里,就是通过带有娱乐属性的社交互动去实现爆发式增长。苏宁布局的八大产业体系,文创、金融、零售等业务板块的融合,为苏宁拼购的社交裂变提供了可能,尤其多业务板块多场景的打通,能更加精准的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和依赖于微信流量的拼购平台相比,苏宁拼购有更多的流量获取来源: 苏宁易购、苏宁拼购APP、推客、小程序以及其他产业。

    良币驱除劣币,苏宁拼购在一个看似没有机会的饱和领域,快速实现新的商业突破,成为新的流量担当,掀起全社会拼购热潮。

    苏宁818引发全社会共振

    苏宁818发烧购物节促销玩法不断升级,多场景的融合不断激发用户的消费潜力。

    对于爱玩、爱购物的年轻消费者来说,苏宁易购上线了“比抖音更有趣,比小红书更会带货”的头号买家,通过边买边看模式增强消费者体验,打造内容电商平台。

    超燃星城则是苏宁打造的品牌与用户深度互动的平台,包含科技大道、极客公园、神秘夜市等板块。线上通过互动城形式,提升用户场景化体验,打造沉浸式消费;线下12城联动,融合苏宁八大产业,跨场景开展营销活动。

    涵盖吃货乐翻街、科技发烧馆、热血运动场、电竞游乐城、艺术公园五大模块的新物种燃客城,是今年苏宁在智慧零售大开发战略下打造的线下场景互联体验馆,更是苏宁向外界展示其智慧零售成果的平台。

    在818的氛围带动下,不少行业积极加入带节奏,818成为全社会、全行业的818。

    在各种创新玩法下,苏宁用户活跃人数增速明显,2017年818实现线上销售增长263%,线下销售增长107%,今年苏宁跨界联合视频媒体、银行机构、生活服务等领域巨头,打造全场景、多业态融合的电商购物节,正式吹响了场景互联时代的开场哨。

    强调务实,回归初心,这是苏宁818能够实现全行业共振的根本。眼下,按下加速键的苏宁正在打拼属于自己的“创造2018”。

    (新媒体责编:shang080503)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