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俄罗斯冷杉针叶 解读西伯利亚冷杉精华制作工艺
近年来,随着中国和俄罗斯跨境产业融合与双边贸易合作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俄罗斯特色产品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受到国内消费者的喜爱。由北京西伯利亚白桦茸研发有限公司独家引进西伯利亚冷杉精华,更在今年迎来销量大增,成为中俄健康产业合作一大亮点。
西伯利亚冷杉精华主要原料为西伯利亚冷杉新鲜针叶细胞液,属纯天然健康产品。在我国,西伯利亚冷杉属于三级保护渐危种,资源稀缺。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冷杉属原始森林重要组成部分和绿色屏障,亦受到政府管制。俄罗斯人是如何将保护树种和绿色针叶“变身”为即冲即饮的冷杉精华的呢?
人工种植 获取针叶原料
“提取西伯利亚冷杉精华,第一步就是获取充足的西伯利亚冷杉针叶原料,这也是整个生产流程中最艰难的一件事。”北京西伯利亚白桦茸研发有限公司董事长、俄罗斯托木斯克冷杉研发基地总经理杨波介绍说。
据介绍,根据俄罗斯的法律,企业可以从原始森林间伐西伯利亚冷杉,但间伐多少就需要补种多少,从而有效保护西伯利亚冷杉这一珍稀物种。以北京西伯利亚白桦茸研发有限公司与俄罗斯冷杉企业的跨境合作为例,双方共同投资在托木斯克建设冷杉研发基地,进行西伯利亚冷杉的人工培育与种植,从而获得源源不断的冷杉针叶原料。
目前,俄罗斯托木斯克冷杉研发基地每年可培育冷杉幼苗上万株,通过间伐和补种,有效确保西伯利亚冷杉精华生产的原料资源,将更多西伯利亚冷杉精华推向国际市场。
创新工艺 实现冷杉价值最大化
间伐回来的西伯利亚冷杉,将其枝叶剪断,送进预处理车间进行机械性粉碎,得到冷杉针叶细小颗粒,为下一步萃取工艺做准备。冷杉树干则用于木材加工,是制造建筑材料、家具、纸浆的上佳选择。树皮中含有大量树脂,从中提取的胶接剂是制作切片和精密仪器的好材料。
西伯利亚冷杉精华的主要原料是西伯利亚冷杉针叶细胞提取物,因此,萃取冷杉针叶中的有效成分至关重要。中俄企业联合建设的俄罗斯托木斯克冷杉研发基地,是俄罗斯冷杉行业的领先企业,具有多年的冷杉萃取制作经验,运用独创的专利技术液化二氧化碳萃取。该方法相较于利用有 机溶液和水蒸气蒸馏的工艺具有一系列的优势:二氧化碳提取法不利用高温,因此生物活性物质不会被破坏而改变;提取过程中,在碳酸环境下所有微生物全部死亡。
通过科学缜密的操作规程,不放过冷杉针叶中任何天然有效成分,最高限度地提取有效作用物质并使有益的天然物质得到极限的保留和发挥最大的作用。 研究发现,冷杉针叶中含有多种单萜化合物,其中挥发油20多种,它具有抗菌消炎和醒脑安神的作用,特别是在提高人体细胞抗氧化能力、增加免疫力方面效果显著。
此外,西伯利亚冷杉精华还采用了先进的微囊包裹技术。微囊包裹技术在国内外都属于新工艺,是近年来药物制剂领域中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中俄冷杉研究团队进行了数十次对比试验,最终筛选出了最佳天然高分子材料,实现对冷杉有效成分进行纳米级的半透性微型包裹。在微囊内,冷杉有效活性成分与外界环境相隔离,可以保持产品的活性。消费者使用时,用温开水冲泡,其有效成分充分释放出来,从而使人体得以高效率吸收。与此同时,保留了冷杉纯天然淡淡且细腻的香气和冷杉针叶的纯天然口感。
质检与测试 让产品更可靠
作为俄罗斯特色产品,西伯利亚冷杉精华不仅资源稀缺、工艺独特,在品质管理上也要求严苛,获得了国际质量管理BRC Global Standad Food Safety 认证,符合国际食品生产安全要求。当冷杉精华制作完成后,还要经过一系列质量检测和测试,合格后方可进入包装和销售环节。
据俄罗斯托木斯克冷杉研发基地主任弗拉米基尔·卡瓦廖夫介绍,西伯亚利亚冷杉精华符合俄联邦临界工艺《生物医学和兽医学生命保障和防护工艺》,对一系列的生物活性物质产品进行了数十次临床前和临床试验,并都取得了良好结果。在针叶树种产品生产工艺领域、在用于治疗及其它目的的针叶树种产品生物活性效能应用领域已拥有20多项项俄联邦发明专利。
而对于进入中国市场的西伯利亚冷杉精华,还要通过“进口关”。根据法律,所有进口产品,都必须具备中国海关出具的进口货物检验检疫证明和报关单方能进入中国市场。北京西伯利亚白桦茸研发有限公司是国内第一家具备西伯利亚冷杉精华进口经营资质的中国企业。
(新媒体责编:shang080503)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