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商业

    改革开发四十年 苏宁助力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破解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创业热潮只增不减,中小企业成为中国经济领域的一股重要力量。然而,融资难、融资贵、流程长一直是中小企业发展的痛点,金融企业在普惠金融方面的创新迫在眉睫。

    在这种情况下,新消费方式的盛行也让消费金融成为了行业热点。从各大银行信用卡中心到新型互联网企业,消费金融呈百花齐放局面。而苏宁金融独辟蹊径,供应链金融+消费金融双线同行,在消费金融蓝海里夺得头筹,短时间内跻身国内四大金融科技集团之列。

    经过28年的发展,借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苏宁现已成为世界500强和我国第二大民营企业,业务范围涵盖零售、金融、置业、物流、投资、文创、体育等领域,苏宁易购更是名列国内电商平台前三。在此基础上,苏宁金融有着庞大的数据和资源支持。

    目前苏宁围绕“两大、一小、多专”建立了苏宁广场、苏宁易购广场、苏宁小店、苏宁易购直营店、苏宁易购云店等业态族群,线下门店超过8000家。涵盖餐饮、娱乐、院线、体育等多种消费品类,让消费金融有了更为广阔的应用空间。同时,苏宁体系内有着30多万家供应商及其上下流商户,海量、多元的供应链企业资源使得供应链金融成为另一关键业务。这让苏宁有能力走出一条供应链金融与消费金融双线发展的道路。

     现在,在互联网消费金融领域,苏宁金融全方位布局,推出任性贷、任性付这两大消费金融产品,实现了多场景、多人群、全渠道的线上线下覆盖。苏宁供应链金融也推出了面向下游经销商、代理商的小B采购贷和货速融,针对上游供应商的账速融、信速融,以及针对零售中间环节的物流、仓储类服务商与企业货主的乐业贷等,可以满足不同类型企业在不同场景下的融资需求,真正解决了小微企业贷款的痛点。

    不仅如此,苏宁金融先后和交通银行、江苏银行、银联商务、拉卡拉、联通支付等多家知名金融机构战略合作,形成了融资+支付+结算+理财+保险的全方位服务,为企业和消费者打造一站解决方式,实现了多方共赢。

    科技力量持续注入 苏宁金融铸就行业共赢

    用业内人士的话来说,苏宁金融不仅是家金融公司,更是一家科技公司。作为国内四大金融科技集团之一,苏宁金融近年来积极布局金融科技,仅IT人员占比就高达63%。生物特征识别、大数据风控、物联网金融、区块链、金融AI和金融云等六大金融科技驱动苏宁金融快速发展,依托场景化和数据化两大特点打造出独一无二的核心竞争力。

    苏宁金融在生物认证、人工智能以及金融O2O等方面的持续发力,让“扫脸”支付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刷脸支付只用6秒,推动了苏宁无人店全国复制发展。此外苏宁金融上线了指纹支付、免密支付等多种时下最先进的支付方式,并全面支持简单数字密码、上线代扣功能。

    苏宁金融APP上线仅1年时间登录用户数就突破了一千万人次,并且已经覆盖了人们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不仅是苏宁平台可以使用,公共交通、ETC等出行场景以及预约挂号、购买车票、水电煤气缴费等生活便民服务场景,都可以见到苏宁金融的身影,大众可以随时随地享受到苏宁金融提供的普惠金融服务。强大的科技加持,给大众带来了更便捷、高效化金融服务,进一步推进普惠金融落地。

    风控安全方面,苏宁金融独创的风控安全大脑CSI系统,专用于风险的监测、分析和处置,并不断迭代更新,实现了24小时全方位风险监控。区块链黑名单共享平台、企业知识图谱、“幻识”反欺诈情报图谱等多个系统同行,让苏宁金融的风控水平进一步提升,为消费者和用户带来更安全的保障。

    苏宁金融致力打造更开放、共享的金融生态圈,为苏宁上下游供应商、平台商户及广大消费者,提供综合化金融服务。未来,科技力量还将继续驱动苏宁金融业务发展,其服务领域会越来越广。在此基础上,苏宁金融将与各行各业实现共赢,为中国经济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新媒体责编:shang080503)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