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商业

    “山水砚都 多彩肇庆——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专题:黎雄才的艺术人生

    “山水砚都多彩肇庆——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将于10月28日在肇庆美术馆(肇庆学院内)展出,值此之此,我们对跟肇庆相关的著名画家进行报道介绍,从而让人们更好的了解这一文化盛宴。

    肇庆这片被山水与人文浸润的土地,成就了翰墨丹青无数。黎雄才就是从这里走出去的一位享誉海内外的国画大师。

    黎雄才是当代中国画坛的重要画家之一,也是岭南画派最具影响的传人之一。他擅长巨幅山水,画作气势浑厚,自具风貌,被誉为“黎家山水”;又精于人物、花鸟、书法。他的一大批精品力作在美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黎雄才原籍广东省肇庆市高要白土镇坑尾村,后举家迁往端州,居住在城中路110号的房子里。黎雄才晚年曾回忆道:“祖父出来时很穷,连故居都卖了,一担箩筐,靠在七星岩拓碑帖为生。”山水怀抱的肇庆城风光如画,人文荟萃。城北的七星岩从唐代开始就吸引了文人墨客、官宦名流,历代摩崖石刻环列其中。

    早年,黎雄才的父亲黎庭俊由于喜爱丹青,又有一手裱画的技艺,便开了一家裱画店。黎雄才在秀美的山水和翰墨飘香的环境浸润下成长,六七岁时,便开始在父亲的指导下临摹古画。

    黎雄才现存最早的一幅作品《山月随人过野桥》,作于1921年,当时他仅11岁,笔法却已颇为老到。另一幅他12岁时的作品《竹林七贤图》,笔法则比前一幅更为成熟老练,全画用线勾勒、以披麻皴和墨点绘山、以淡彩渲染。画中绘有十余人物,体态各异、生动有趣,显示了过人的艺术天赋。

    1923年,13岁的黎雄才进入了当时的西江第一学府——肇庆中学读书,他的绘画天赋得到了在这里执教的晚清画坛大家居廉的弟子陈鉴的赞赏,在他的悉心指导下,黎雄才渐入门径。父亲得意地把他的画作悬挂在裱画店里。令他们父子意想不到的是,这些画作竟吸引了一位大名鼎鼎的人物的目光,这个人就是岭南画派的创始人之一,中国重要的美术教育家高剑父。

    1926年的一天,高剑父到肇庆鼎湖山游览,路过黎家裱画店,被店内悬挂的清代花鸟十二屏巨幅吸引住了,他向店主打听得知是其16岁的儿子雄才临摹的画作,暗自赞叹这位少年的艺术天赋。于是,他把黎雄才带到鼎湖山去写生作画。经过几天的观察,他确认这位少年是一个可造之才,决定将其收入门下。这一奇缘巧遇改变了黎雄才的命运。

    第二年,黎雄才到高剑父创办的广州春睡画院深造,在恩师的引导下,踏上了通往艺术殿堂的崎岖之路。

    1932年,22岁的黎雄才在高剑父的资助下到日本东京美术学校学习日本画,受到“新日本画运动”的倡导者横山大观等人的影响。同年,他创作了《潇湘夜雨图》,这件作品一举获得了当年的比利时国际博览会金奖。《潇湘夜雨图》描写了水上人家风雨归途、竹岸泊舟的情景。作品既有宋代绘画式的严谨笔法,又融入西洋水彩的技法。竹子、船、人物运用的是传统的宋元笔法,而整幅画的氛围渲染,用光和色彩却是西洋技法。画中被风吹动的竹子、泊岸而息的商船、落帆耸立的桅杆、跪着汲水的渔人、摇橹的艄公,笔笔精确,笔笔意到。远近高低、浓淡干湿,构成烟雨迷蒙又充满温情的画面。这件作品在折衷中西绘画语言的试验中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为中国文人画怎样走出书斋、反映生活提供了很好的借鉴。第二年,黎雄才的另外两幅作品《寒江夜泊》《珠江帆影》又分别在芝加哥百年进步博览会和德国柏林举办的中国美术展览会展出,获得好评。其中《珠江帆影》被德国博物馆收藏。

    1935年,黎雄才毕业归国,走上了美术教育和创作的道路,进入高剑父主持的广州市立美术专科学校任教。抗战期间广州沦陷后,广州美专被迫停办,黎雄才回到他的母校肇庆中学任教。

    1949年以后,黎雄才的艺术创作进入了新的天地。他积极投身当时的“新国画运动”,到工厂、农村、水利工地、渔港、海防前哨去体验生活,创作了一幅幅展现新中国新气象的画作。其中的《护林》《森林》《为祖国寻找更多资源》等作品作为用传统笔墨表现新时代、新生活的经典之作广受好评。《护林》《森林》两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为祖国寻找更多资源》被单张出版发行。

    1954年夏季,长江中游暴雨成灾,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严重威胁着武汉三镇数百万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当时正在中南美专任教的黎雄才与武汉军民一起投入到这场历时三个多月的艰苦卓绝的防汛斗争中。他一边参加防汛劳动,一边写生。三个多月奔走在大堤上,写下了几百幅速写,经过一年多的反复推敲,完成了28米的长卷《武汉防汛图》。这幅长卷以精彩的笔墨展现了绵延数百里抗洪工地的全貌,展现了不同时空的抗洪场景,气势恢宏,场景刻画精妙入微,宏观景物浑然一体,国画技法和现实场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幅作品在全国第二届美术展览会上展出后,立即在全国产生了极大反响,它不仅被誉为“防汛史诗”,而且在实践上对当时认为“中国画没有反映现实生活尤其是反映大场面斗争生活的能力”的质疑,做出了很好的回答。《武汉防汛图》展现了黎雄才在人物画、花鸟画方面的过人能力,进而创造了一种新的山水画表现范式,标志着他从传统山水的空灵飘逸转入现实生活的真情实景中,让中国山水画注入了新的内涵。这幅长卷作为新中国写实主义山水画的杰出代表作,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20世纪七八十年代,黎雄才进入巨幅画作的创作高峰期。他无偿为人民大会堂、天安门城楼、北京钓鱼台、广州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以及许多大宾馆、大使馆创作了《长征第一山》《迎客松》等数十幅四米以上的巨画。这些巨制显示了黎雄才高超的画面驾驭能力。

    黎雄才对坚韧顽强的松树情有独钟,他的一万多幅写生画里有2000多幅是画松树的。他笔下的松树千姿百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由于他对松树的表现独树一帜,因而他笔下的松树被誉为“黎家松”。

    黎雄才坚持画真山真水,表达真实情怀。他融五代宋元山水画之精华,又吸收西洋画的技法,形成了自己真实而优美、秀润而雄浑的艺术风格,赢得了“黎家山水”的美誉,开创了中国山水画的新样式。

    黎雄才一生不仅为艺术之美苦苦追求,而且为培养美术人才倾尽了心血。从20世纪30年代起到80年代,黎雄才先后在广州美专、重庆国立艺专、中南美专、广州美术学院任教,在教坛上辛勤耕耘了半个多世纪,是新中国中国画教育的奠基者之一。他与关山月、杨之光等人开创的独具特色的中国画教学法影响深远,为新中国美术教育做出了卓越贡献,培养了陈金章、李国华、梁世雄、林风俗、陈永锵等一大批优秀的美术教育家和画家。

    黎雄才对学生循循善诱,道之以德,毫无保留地向学生传授自己的经验。他在教学中常对学生说:“师承古法,不能抛开前人,也不能古而不发。写画的艺术,就是用文房四宝加国画颜料表达物象质感和作者意趣。画什么要似什么,要和摄影照片有区别,要有国画的韵味,要反映出宣纸、毛笔、水、墨和颜料等材料的特殊效果。”

    他亲自为学生编写教材,绘制范本。1984年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了《黎雄才山水画谱》。这本画谱作为教学的范本,黎雄才以极大苦心,由浅入深、由简入繁,对山、石、林、木、江、海、溪、瀑的各种全新画法,做出了详尽的示范和解说,使之成为新中国山水画教学的经典教材。

    在黎雄才的许多作品中,都印着一方印章:古端人也。这方印章表露了老画家生为古端州人的自豪,也寄托了他对故乡的眷恋之情。他不少作品是以家乡的山水为创作题材的。他早年的成名作《潇湘夜雨图》画的就是他的家乡高要新兴江畔的景致。老画家时常回故乡,重游肇庆的山山水水。岭南名山鼎湖山是老画家当年随恩师高剑父学画写生来得最多的地方,在那里,他曾亲眼目睹高剑父为保护岭南名刹鼎湖山庆云寺与军阀斗争的经过。鼎湖山上的瀑布、小溪、树木、流云是那样令他难以忘怀,他创作了《鼎湖补山亭》《飞水潭》等一批作品。

    鼎湖山、七星岩给予了老画家艺术灵感,珠江这条孕育他成长的母亲河给予了他无尽的创作源泉。《珠江之源》是他年近八旬时赴云南马雄山创作的,寄托了他的乡土情思。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在有生之年画下“二江一河”巨幅长卷,这一宏伟计划,他酝酿了整整50年,年过古稀还数度到黄河、长江、珠江流域写生,积累了3万多张素材画。由于视力下降,画黄河、长江的计划难以完成,但他仍不放弃《珠江长卷》的创作。1995年,耄耋之年的他开始创作《珠江长卷》。这幅长卷完成了70多米,从珠江之源云南的曲靖马雄山开始,把珠江流经的云南、贵州、湖南、广西大部分地方的风土入情、山川、地貌都画了下来。遗憾的是这幅长卷即将进入广东西江部分的创作时,由于老人两度摔伤骨折,行动不便,这一愿望未能全部实现。但是,这幅70余米长的巨制出自80多岁的老人笔下,不能不令人惊诧。

    美术界评价《珠江长卷》超越了黎雄才一生所构建的诸多法则,是他创作达到的一个完全新的高度,具有一种超世俗的诗性。

    1993年,老画家的故乡高要为他建造了一座艺术馆,并多次举办他的画展。1995年,黎雄才在他85岁生日那天,将自己创作的100多幅精品和自己珍藏的100多幅名家书画珍品捐送给高要,给家乡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艺术财富。他说:“月是故乡明。我的一切东西都要拿回给家乡。”

    高要黎雄才艺术馆简介

    黎雄才艺术馆位于广东省肇庆高要城区中心,是以中国著名国画大师、岭南画派巨擘——黎雄才先生个人名字命名的艺术馆。1993年3月建成并投入使用。馆内陈列黎雄才历年创作的中国画、书法及速写作品(黎雄才捐赠),并举办其他藏品陈列,加强对外文化交流。

    黎雄才艺术馆占地面积8800平方米,建筑面积2727平方米,是当今全国最大的个人艺术馆。开馆那天,黎雄才大师容光焕发、神采奕奕,身穿崭新的西装,结上他精心挑选的新领带,足踏新皮鞋,到场参加开馆活动。黎老说:“我从艺数十年,跑遍全国,平生创作大小画幅数千件,写生稿超过1万幅,今天艺术馆落成了,我挑选了有代表性的作品和全国名家赠送给我的作品捐献给艺术馆作为永久收藏。”

    黎雄才艺术馆园林式布局,主楼高三层。首层设有黎雄才先生艺术简介、生活照片以及画册陈列,大堂展示有黎雄才先生于1975年为“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创作的巨幅国画《黄河》;二楼展览厅长期展出黎雄才先生的国画作品;三楼展览厅不定期展出社会各界名家书画美术作品。

    黎雄才艺术馆自开馆以来,先后举办过《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雕塑系教师作品展》《黎雄才从艺80周年画展》《纪念黎雄才诞辰95周年黎雄才书画艺术作品展》《百年雄才——黎雄才与当代岭南名家作品展》等。

    现在,黎雄才艺术馆已经成为高要区对外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窗口,是高要文化强区建设最具魅力的一张名片。

    (新媒体责编:shang080503)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