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商业

    借助数据化供应链管理系统实现采购降本增效

     

    实质上,降本主要且有效方法就是集采和VAVE

    所谓集中采购是相对于分散采购而言的,集中采购主要是把采购业务归到一个部门来管理,消除多头指挥,避免重复采购和重复库存,从而可以强化企业整体的购买力,有效提高降本能力。而VAVE则是通过对结构设计变更,制作工艺原料优化,运输效率等方面下手,实现采购成本降低,采购规模越大,这两种方法的优势和效果就越明显。因此,在传统意义上,集采和VAVE特别适合于集团型大型企业,尤其是那些特大型集团优势更为明显。

    集采是大型企业控制成本有效且永不过时的手段。

     

     

    常规的集采降本往往以两种形式出现:

    其一,集团企业下属有各个分厂,包装采购则分散在各个内部工厂自行完成,要做集采的话就做自己的供应商合并就可以了,最多也就做到一个集团内的合并。

    其二,最近几年来,才出现面向上游原材料供应商的集中采购的趋势,但相比过去传统集采方式应用范围很小,包装还是是分散在下属工厂采购。

    但这两点都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即便是大型集团厂商企业,其本身个体的采购需求量往往达不到上游原材料供应商的降本起订量要求,其次,集团厂商企业集团内部各个公司对应的包材供应商的原材料提供商又各不相同,难以形成集采。同时和其他同样需求的同行业企业往往又是竞争对手,取得沟通联系进行联合集采几乎是不可能的。

    那怎么解决这样一个看似“无解”的问题呢?答案就是通过数据化的“供应链管理系统”去实现创新性的降本方案!

    只有通过系统,大量制造厂商的包材需求数据接入第三方平台系统形成海量数据之后,通过算法自动匹配,才有可能实现和其他需求厂商拼单。其核心内容在两个方面:一个是集中供应商,一个是集中原材料。集采的量大了,才有可能去和上游原材料供应商谈价格。而且,

    在这样的系统环境下,可以让客户总部通过系统管理下属各个分厂的相关数据,不碰下面工厂的利益关系,不影响原有的供需关系,不必硬换供应商,集采聚量直达根源原材料厂商,

    VAVE的基础是创新文化和技术能力

     

     

    VAVE是价值分析法(Value Analysis,VA)和价值工程法(Value Engineering,VE)的缩写,是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方法,是指运用集体智慧,开展有组织的活动,着重产品的功能分析,以最低的寿命周期成本实现产品的必要功能。

    包装VAVE的基本步骤有:选择包装的具体分析对象,物流及包装情报搜集,各部分包装功能定义、包装功能分析、包装功能评价,包装方案制定、试验和实施以及包装方案的评价。在包装VAVE过程中,功能分析及功能评价是基础,方案的制定、试验及实施是核心价值体现。

    VAVE得以开展是基于企业内部创新文化,以及具有相当的包装结构材质设计能力。当前一般情况是:在原来集团各个分公司内部开展VAVE,把各自的包材需求规格、原材料供应商相互交换共享,但是由于样本资料的局限性能够通过VAVE方法来降本的规模是非常有限的,尤其是无法和需求同样包材的同类产品竞争对手厂商取得联系合并VAVE。但是现在通过数据化的“供应链管理系统”,海量企业包材需求数据通过算法精准匹配,能够把VAVE的效能充分扩大化,进而提高降本能力。

    数据智能和网络协同让集采和VAVE增加向上议价的基数让降本有“力量”。

     

     

    通过“供应链管理系统”对供应链上的各方带来的积极影响:

    首先,对制造业工厂的固有包材供应商没有威胁,不换老供应商,对其日常生产不会产生影响,相对而言比较容易推行。

    其次,打破原有的单一集团内部集采,让海量制造业厂商采购需求通过系统内部聚集起来,几何级数的聚集庞大的采购量,以数据打通供应链的不确定性,直达上游原材料供应商,真正实现集采降本。

    最后,通过系统环境下的信息透明度和信用度,以系统内部供应链金融功能性创新,降低包材供应商面对上游原材料供应商的金融风险和资金压力。

    实质上系统功能的核心就是,让终端采购变得“透明,可控,降本”。

    UPP整合包装凭借其自主研发的“SAAS供应链管理系统”和自身积累多年丰富上游资源,把用户、供方乃至上游原料方“聚合”在一起,直接把控成本本源,把集采和VAVE降本的功能充分释放,让降本切实可行。

    (新媒体责编:shang080503)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