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同根,情同脉。5000多年历史长河,传统民族文化作为“不老基因”,孕育出世界上未曾断流过的中华文明。
党的十九大指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华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则是让中华文化大放异彩的“摩斯密码”
11 月9日,第五届成都创意设计周在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以下简称成都非遗中心)与sheme品牌共同举办了《阡陌艺术—中国非遗蜀绣衣锦纹针法拯救研究创新传承》的展览;发布了填补国内空白的濒危针法;诞生月余的中央美术学院驻四川成都传统工艺工作站首度亮相;呈现了一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饕餮盛宴。
濒危针法“衣锦纹针”最新成果首次亮相 填补国内空白
创意设计周现场,由蜀绣工作室带来的100多幅衣锦纹针展示绣片,精巧繁复、变化多端,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这些绣片来自最新的《中国非遗蜀绣衣锦纹针法图谱》一书。近年来,sheme品牌与蜀绣代表性传承人吴玉英建立的联合工作室启动了《中国非遗蜀绣衣锦纹针法拯救研究创新传承》系统研究项目,该项目得到了成都非遗中心的大力支持。通过长期收集资料、深入研究和摸索实践,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集图谱、绣样、数据库为一体的蜀绣衣锦纹针法系统资料,汇集形成了《中国非遗蜀绣衣锦纹针法图谱》一书,并且在图谱的指引下,再现了衣锦纹针的针法绣样。
衣锦纹针法,顾名思义,是绣在“衣服上的锦纹”,它最早可追溯到宋代,是蜀绣中用来表现人物穿着衣物纹样的独有针法。衣锦纹针中有许多花纹来自传统蜀锦纹样,可分为闩花锦,拉花锦,做花锦,编织锦几大类,针法又可分为隐形格律,显性格律等,高度还原锦缎的色彩、光泽和质地,极具艺术性。本次展览中出现的《如意纹》系列作品就是由衣锦纹针法制作而成。目前只有大约30种针法依然应用于服饰、刺绣艺术品中,而此次展出的古老针法有近百种,实属罕见。
蜀绣至今已传承三千余年,其源自民间,工艺独特。衣锦纹针法历来由“师带徒”的方式传承,且建国以后,蜀绣厂经历了改制,衣锦纹针针法样板大多散失,这使得衣锦纹针法一度濒临失传。
刺绣图谱的再现,填补了中国蜀绣发展历史中对衣锦纹针研究的空白,将再现的针法创新应用于产品创新设计之中,并使产品市场化获得持续发展的空间。
非遗与时尚“跨界联姻” 传统工艺工作站首度亮相
“传承巴蜀文明发展天府文化,努力建设世界文化名城。”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见人见物见生活”和“走进现代生活”理念,今年10月,经文化和旅游部批准,中央美术学院驻四川成都传统工艺工作站成为由文化和旅游部支持设立的全国第13个传统工艺工作站,这也是中央美术学院设立的第3个传统工艺工作站、四川省设立的第1个传统工艺工作站。成都非遗中心表示:希望把高校设计学院、设计师和传统手工艺相结合,进行新的融合,开发出符合现代审美观,现代市场的作品。
在本次成都创意设计周上,传统工艺工作站首度亮相,并携手sheme品牌,以时尚大秀、展览、互动等形式玩转非遗元素和时尚女鞋的跨界“联姻”, 探讨传统工艺的发展新方向,将蜀绣、缂丝、苗绣等非遗传承技艺呈现在观众面前,与时尚设计完美对接,演绎混搭经典的“东情西韵”,让具有天府文化特色的传统元素“摇身一变”,成为时尚界的灵感源泉,带来了一场美轮美奂的视听盛宴。
不仅如此,现场的时尚达人们还能亲自动手体验非遗的魅力——在展位一角,专门设置了蜀绣体验区,不少观众亲自上阵,拿起针线绣上几针,还有蜀绣传承人坐镇一旁,现场展示和教授蜀绣技艺。
持续助推非遗文化发展 世界文化名城的创意表达
近年来,成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搭建了许多桥梁,让非遗文化有了更多展示的平台。冬奥会上备受欢迎的熊猫木偶、被习近平总书记掏钱购买的唐昌鞋、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名扬海外的川剧脸谱、在国际时尚舞台闪耀的蜀绣、非遗文化节、成都创意设计周……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闪耀在世界文化舞台上。
早在2006年5月20日,蜀绣就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蜀绣、道明竹编、蜀锦和漆艺在今年已也被文化和旅游部列入全国第一批传统工艺振兴的目录。成都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非遗处处长张擎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一个城市的灵魂,在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进程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对于非遗的传承与发展,非遗中心一直在积极推动!”
成都传统工艺工作站表示,在此次创意设计周之后,还将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 , 争取做到既帮助提高传统工艺发展水平 , 又促进就业增收,在乡村振兴、民族团结等方面都能发挥积极的作用。
成都这座因创意而生,以文化而立来打造世界文化名城的城市,正通过不断努力和创新,坚持全球视野,与众多国际平台积极合作引入高端资源,多方面推动创意设计力量与全球接轨,来实现建设世界文化名城大步迈进。
(新媒体责编:shang080503)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