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商业

    支付成金融科技应用高地 拉卡拉技术创新赋能商户智慧经营

    “2012年以来,我国支付业务基本以超过10%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快速发展,2017年全国共办理非现金支付业务1608多亿笔、接近3760万亿元。”近期召开的“第七届中国支付清算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对支付产业这些年的发展作了总结。

    “银行卡成为中国百姓最常用的非现金支付工具,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方兴未艾,无卡支付日益成熟,无感支付悄然兴起。在迭代发展中,创新成为产业发展的第一动力,支付产业成为金融科技的应用高地,推动移动支付成为市场翘楚,其快速崛起给经济金融带来深刻影响……”

    对于普通人而言,最大的感受就是移动支付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出门只需带上手机即可。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互联网+的发展,移动支付迅速普及,手机扫码、NFC近场支付等成为众多消费者日常消费支付首选。与之共生的则是第三方支付行业的迅猛发展,在业内普遍认为的2003年至今的15年黄金发展期内,第三方支付行业已成为金融技术创新的先锋军。一方面通过科技创新带来行业效率的不断提升,极大提高了人们的支付便捷度;另一方面以支付业务为基础拓展增值服务,为中国金融创新和开放提供力量。

    作为首批获得央行颁发《支付业务许可证》企业之一的拉卡拉,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企业。自2005年成立以来,拉卡拉在掌舵人孙陶然的带领下,不断进行业务和科技创新,在拿到支付牌照之后,于2011年全面进入收单行业并持续聚焦B端业务,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据易观智库数据统计,2018年上半年,拉卡拉受理端交易规模和终端规模已处于领先地位,第三方支付公司终端扫码受理笔数和智能支付终端投放量均属行业第一,银行卡收单交易规模也取得了行业第二的骄人成绩。截至目前,拉卡拉已累积服务商户1,500万,覆盖地级以上城市近400个,其受理端产品类别已全面覆盖餐饮、零售、保险、旅游等各类细分收单场景。

    而且,拉卡拉早已不再是过去单一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其在支付业务之外,已经发展出针对个人和中小企业的贷款、理财、保理、融资租赁等综合金融业务以及金融科技、征信、产业投资基金等创新业务。

    拉卡拉创始人、董事长孙陶然曾在采访中表示,在第三方支付领域拉卡拉最早的业务是帮商户收款,现在是要帮商户做生意,通过科技创新赋能商户智慧经营。从现金支付到刷卡再到便捷的扫码支付,第三方支付的发展始终伴随着创新,而商户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拉卡拉在行业能做到持续领先,正在于其始终贴合商户,精准定位商户需求,并通过科技创新开发新产品、精细化服务,实际解决用户难题。

    拉卡拉创始人、董事长孙陶然

    以智能POS为例,近年来,随着移动支付的迅速普及,手机扫码、NFC近场支付等方式成为众多消费者的支付首选。但对众多商家来说,由于各类消费者、尤其是不同年龄层消费者支付习惯的不同,仍然有必要最大限度地满足目前存在的多种支付方式——以支付宝、微信为代表的各种扫码支付,以及银行卡等。这种情况下,整合各类支付方式、实现统一的智能收款就成为了商家所需。拉卡拉前瞻性地洞察到了这一问题,在业内率先推出并大力推广智能POS终端,有效满足了商户需求。

    拉卡拉智能POS终端以“硬件+软件”的形式帮助商户统一整合受理二维码、银行卡等各种支付方式,使商户统一受理支付,统一结算,核对一份账单,提高了经营效率。更重要的是,目前,拉卡拉超越支付本身,通过大数据和云平台等技术驱动,着力为千万商户提供支付之外的增值服务,诸如会员营销、店铺管理等,帮助商家获取更多客户,并为其提供融资、理财等商户经营所需的各项服务。

    拉卡拉用事实证明,科技创新的标的实际上是用户的实际需求,其最终的导向是普惠大众,只有解决了用户需求的创新才是有意义的。拉卡拉智能POS紧密贴合了商户需求,解决了商户收款难题,一经推出就取得了很好的市场反应,获得了千万商户的一致好评。今年上半年拉卡拉取得的优异成绩就是很好的佐证。

    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每个人都在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但要日复一日的践行自己的初心却不是一件易事。对此,孙陶然表示“我创业的历史,或者说拉卡拉的发展历史,与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历史刚好是相契合的。在任何一个时代,每个人的奋斗或者说每个企业的发展,最关键的都是‘想清楚’和‘坚持住’,‘想清楚’要过怎样的生活,要做怎样的企业,‘坚持住’努力的脚步。”

    拉卡拉的初心,一直以来都是为商户的发展赋能,促进普惠金融的发展,这是在拉卡拉成立之初就想清楚的问题。拉卡拉的使命尚未完成,努力的脚步仍在继续,拉卡拉将持续通过科技创新打造底层统一、用户导向的共生系统,助力商户在新零售、新经济下实现智慧经营,让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金融科技带来的便利和实惠。

    (新媒体责编:shang080503)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