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运行业深受当前疫情负面影响,亟需采取措施弥补因疫情带来的损失。”全国人大代表、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徐珏慧表示,水运行业要“留得青山,赢得未来”,当前最重要的是活下去。
“当前,沿海港口国际货运量下降,今年前4月上海集装箱吞吐量下降了118万箱。”徐珏慧代表建议,尽早实施以上海洋山港为国际中转港的外籍船舶沿海捎带业务,节约国际货运成本、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区域核心枢纽功能,优化航线布局和航班设置、吸引国际班轮公司。
徐珏慧代表还建议,加快推进内河集装箱运输大发展,优化长三角港口群集疏运体系,形成公铁水集疏运的组合效应,达到降本增效的效果。“长三角内河水系发达,内河水运优势明显。但目前长三角内河集装箱运量基数还较小,在大物流的集疏运体系中分担率比较低,仅占区域港口总吞吐箱量的1%左右,有很大发展空间。为此,需要国家交通运输部协调做好长三角各省市规划对接、航道升级、打通河海直达等相关工作。”
(新媒体责编:zfy2019)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