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水运

    “黑科技”筑起防汛减灾“新堤坝”

    长江2020年第2号洪水形成!淮河发生2020年第1号洪水!太湖发生流域性大洪水……全国防汛已进入“七下八上”阶段,各地防汛救灾工作有序有力推进。在防汛救灾体系中,有一股科学力量,它们是抗洪一线的“实力担当”:电子哨兵“云上”瞭望、“5G+VR”远程实时观测、移动拼装式防洪墙……科技赋能,提升了防汛监测预警的精准度、抢险救灾的时效性,更大程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耳聪目明守好防汛第一关

    今年6月,我国华南和江南一带迎来入汛以来首轮强降水。就在强降水来临一周前,这片区域已被国家气象中心的预报员提前“锁定”。在密切关注天气形势发展的同时,国家气象局已提醒相关地区做好防汛准备。

    气象服务是防灾减灾的第一道防线。近年来,我国的气象预报预测技术不断跨越升级,预报预测的准确率也大幅提升。2019年,我国暴雨预警准确率已提高到88%,强对流预警时间提前量达38分钟,台风路径预报水平保持世界领先。

    今年5月,国家科技支撑项目“中期天气预报关键技术研究”课题通过验收,相关技术已应用于此次防汛过程中。据了解,该项目研发的多项预报产品,能够帮助预报员准确勾勒出中长期预报时效内副热带高压、南亚高压、季风等多种大型关键环流系统的特征,以便精准锁定雨带位置、确定降雨强度等信息。

    水情监测预报是水灾防御的“参谋”和“耳目”。进入7月,我国东部主雨区逐渐“北抬”至华北、东北。华北和东北地区洪水预报难,一些山区中小河流降水汇流时间短,洪水形成时间快,监测预报预警难度大,突发暴雨洪水威胁不容低估,科技支撑尤为重要。

    对此,水利部水文水资源监测预报中心副主任刘志雨说,我国已通过科技手段,提高预测预报精准度,延长预报精度,缩短预知度时间,不断增强对洪水预报能力。

    “得益于新技术手段的应用,我们升级完善了业务系统,包括洪水作业预报平台、移动会商平台等,提高洪水预报效率。如今,水利部收齐全国12万个报汛站的雨水情信息仅需10分钟至15分钟,一次洪水作业预报时间只需几十分钟。”刘志雨说,近年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中小河流预警预报上得到有效应用,显著提升了我国洪水预报能力。

    电子哨兵“云”瞭望精准预警

    湖南省安乡县防办副主任刘洪流时不时掏出手机,点开防汛App,屏幕上显示出水库的实时入库流量和下泄流量。

    “水位监测,过去基本是用眼看、靠手抄。现在靠这个电子哨兵,24小时智能监测水情变化。”

    47岁的刘洪流,与水打了一辈子交道,亲历过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水。水位智能监测系统,成了他开展防汛预警的新参谋。

    汛情监测预警、堤岸排查,一支支突击队日夜奋战在防汛一线,还有一支看不见的信息化突击队也在“不知疲倦”地高效作业。

    地跨长江、淮河两大流域的安徽省,正迎来“南北同战”的防汛关键期。高科技让“一网监控”点多面广的河道、水库变成现实。

    走入安徽省水利厅的指挥大厅,屏幕上色彩斑斓的电子地图格外醒目,全省闸坝、河道、水库等水利设施标注着红黄等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水位情况。

    这张电子地图集成着安徽省雨量、水位、墒情、水质等共计8000余个自动信息采集站采集的信息,接入1300余个各类视频监控站点。“一旦有监测对象超过阈值,系统便会自动报警。”安徽省水利厅科技与信息化处副处长胡卫权说。

    汛情期间,“智慧大脑”实现了比人工更精准的计算与预警。

    7月8日,位于浙江省建德市的新安江水库首次9孔全开泄洪。“像这样的开闸泄洪,以前要靠人工收集好数据,十分耽误时间。”建德市副市长何瑞洪说,当地“城市大脑”平台归集水利、气象等380余万条数据,借助强大计算力,实现线上实时监控与提前预警,大幅缩短了救灾决策时间。

    入汛以来,江西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启用“智慧水利专家会诊”系统,200余名专家使用系统巡堤查险600余次,发现险情1600余处。安徽省依托省级水利信息共享平台、基层防汛监测预警平台等信息化载体,打通了全省水利信息的“云、管、端”,成为防汛的“千里眼”。

    在防洪救灾体系建设中,各地近年来加大了大数据、人工智能、超级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有效提升了汛情监测预警的精准度和时效性。

    5G超高清慢直播 实时观洪水

    今年以来,中国电信的5G慢直播风生水起,继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珠峰24小时慢直播等之后,今年的防汛中,5G直播也派上了大用场。

    在三峡大坝,中国电信联合央视频开通5G+天翼云超高清慢直播,7月10日起对长江水位进行实时观测,监控人员可以通过央视频APP和其他技术手段观察水位尺刻度,实时掌握现场险情、灾害发生情况及抢险进度,不仅大幅提高汛期巡查工作效率,也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监控人员前往河边监测的工作强度。

    不仅如此,高清视频监控探头所采集到的数据还可以直接整合到天翼云平台上,并传送给相关管理部门,有利于管理部门及时发现监控区域内的水位情况等,从而提高了整体的智能化、信息化水平。

    而对网友来说,打开央视频APP 就能对侧面水位进行云监控,从正面、侧面、对面等多个角度观看三峡大坝水库航道、水位、船闸等情况,清晰地看到水库水位在大坝内离坝顶的相对高度,观测库区蓄水对县城的压力。

    除了三峡大坝,7月11日起,中国电信也在江西南昌赣江上的八一大桥开通5G慢直播,实时观测洪水画面。

    实际上,5G直播在抢修中也大有帮助。据中国电信相关人士透露,在严重洪涝灾害发生后,多地出现干线光缆中断、基站受损时,中国电信可以立即采用“云指挥+云直播”“现场+远程”方式部署人员抢修,加快了通信的畅通。

    智慧大脑城市不再“看海”

    自7月1日起,黄河正式进入汛期。“智慧黄河”工程的推进,为黄河防汛提供了有力支持——利用卫星遥感跟踪监测河势的变化情况;利用无人机监测河势情况,第一时间传输实时视频,为防御洪水提供信息支撑……如今,黄河流域内346座大型及重点中型水库已实现在线监测,1000多路视频信号实时传输,为防汛抢险科学决策提供了便利。

    5G、无人机、物联网、虚拟现实……在今年的防汛抗洪中,众多前沿技术大显身手。巡视无人机、水下探视仪等一系列设备在空中、水面、水下分工合作,助力防汛抗洪。

    在安徽安庆,当地电信运营商利用“5G+VR”技术,创新水位实时观测功能。低延时的5G信号可以将360°全景摄像头拍摄的内容及时、高清地传递给监测人员。工作人员只需通过VR眼镜等技术手段便可观察水位尺刻度,实时掌握现场情况及抢险进度,大幅提高汛期巡查工作效率。

    一场暴雨,常常让不少城市陷入“看海”窘境。借助物联网技术,城市的排水防涝有了“智慧大脑”。

    在福建省福州市、贵州省贵阳市等地,城区易积水地段被标注在可视化地图上。下大雨时,工作人员只需站在大屏幕前,就能实时看到各易积水点的情况。贵阳市白云区还在辖区内的1000多盏路灯上加载路灯传感器,通过系统平台进行远程控制和隐患排查。

    上海自入汛开始便上线了“防汛防台指挥系统2.0版”,将防汛防台工作纳入“一网统管”,通过统一的在线平台自动监测积水动态、信息实时共享、智能调度指挥、多部门联动响应,构建起更科学、高效的防汛体系。

    “抗洪神器” 实现高效救灾

    砂石打包机一小时装900袋砂石,相当于60个人力;抢险船运载上千乃至数千吨砂石,自动装卸、远距投放,效率超过人工千百倍。

    洞庭湖大堤附近的这些“抗洪神器”,相当程度上减轻了肩挑背扛“肉搏式”的抢险压力。

    封堵决口、抢筑子堤,拼的就是时间与效率。人们依靠“抗洪神器”与时间赛跑,与洪魔奋战。

    7月8日,江西省鄱阳县鄱阳镇问桂道圩堤发生漫决。为尽快拿出抢险方案,在现场测量中,抢险人员使用了三维激光扫描仪等仪器。机器测量的效率是人工的数十倍甚至更多,同时测量的精准度更高。在抢险人员连续奋战83小时后,127米宽的决口成功合龙。

    在安徽省合肥市南淝河堤岸上,一块块3米长的防洪挡板经过组装依次排列,犹如铜墙铁壁,阻挡洪水的侵袭。

    “这个移动拼装式防洪墙,不仅可以抵御罕见洪水,而且节省了人力、土地等资源。”合肥市排水管理办公室副主任赵德平说。

    在长江无为大堤上,不时有多架无人机在上空盘旋。合肥市肥东县公安局巡警大队大队长王冬东介绍说,他们正用无人机高空拍摄、热成像等功能,快速绘制现场地图、进行夜间寻人,精准设计抢险路线,快速营救受困群众。在湖南,一个“火眼金睛”的检测“神器”,可以快速探测出高水头作用下堤坝产生的新的渗漏位置及渗漏严重程度,为工程加固指明主攻方向。

    无人机、5G+VR眼镜、云广播也成为今夏防汛中高频使用的防汛利器。

    在安徽省安庆市防汛应急指挥中心,工作人员刘媛媛戴上一个VR眼镜,点击选择相应闸口,360度观看闸口实时状况,“以前需要人工每隔半小时巡检,如今运用‘5G+VR’线上随时看。”

    越来越多“抗洪神器”正广泛运用在各地抗洪一线,为降服“洪魔”增添更强助力。

    电子航道图让航道维护更“智慧”

    7月19日,湖北沙市水位42.70米,超设防水位0.70米, 7月沙市段最高水位再次被刷新。在高洪水位与连续降雨双考验下,荆州航道处上下联动,利用数字航道反应及时、准确预警优势,有效提高了汛期航道保畅工作效能。

    当天10时40分,荆州航道数字航道监控值班室,值班员吕兰子正在收录辖区水位信息,在数字航道大屏上突然发出警示信号,显示太平口#8、#11红浮异常。吕兰子立刻拨通了荆桥维护基地电话。

    与此同时,荆桥维护基地也发现了标志飘移报警信号,收到值班室电话时,基地“汉道标301”轮正赶往恢复标志的途中。13时12分,数字航道上显示沙市玉南锚地#2临时专用黄浮超时报警,考虑到可能是通讯网络信号问题,吕兰子对该标志进行了电话激活处理,#2黄浮再次显示正常。

    汛期以来,荆州航道处数字航道值班室始终保持2名值班员坚守岗位,通过数字航道适时监控,在第一时间向基层航道单位反映标志异动情况,大大提高了基层航道单位反应能力和维护效能。同时,全处做到每日更新数字航道信息与数据,为构建成长江航道的大数据库,以及上级决策提供了依据。

    在湘江,在电子航道图系统的助力下,面对汹涌的洪水,湘江株洲至城陵矶290公里航道,至今未发生一起行船安全事故。7月21日,在长沙航道管理局监控中心,伍建国主任指着电脑屏告诉笔者:“密密麻麻的小方块代表湘江株洲至城陵矶航道的576座航标,黑色代表航标发生60米以上的漂移,红色表示航标失联了。”值班人员轻点鼠标,航标的位置、电压等信息就会实时显示在屏幕上。“比如涨水的时候,有航标发生了位移、倾翻或损毁等情况,安装在航标上的终端系统就会实时传递信息,工作人员在电子航道图上可以根据不同颜色的警报下达调度指令,基层维护人员便可及时到现场排除险情。”伍建国说。

    随着数字航道、电子航道图APP等在长江、湘江航道管理部门的推广与使用,使航道维护从传统劳动型转化为现代化技术型,实现航道维护船舶24小时动态监测、运行维护、决策支持等一体化管理,更加直观反映失常标志的状态,大大地提升了航道维护的效率,缩短了恢复失常标志的时间,为保障洪水期航道畅通安全提供了便利。

    (新媒体责编:zfy2019)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