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水运

    能源保供取得阶段性成效

    随着煤、电、油、气、运等多部门协同发力,全国能源保供稳价已取得阶段性成效,能源供需紧张形势有效缓解,全国电力供应恢复常态化运行。11月1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在11月份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加强统筹协调,推动保供稳价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全力以赴确保经济社会平稳运行、确保能源安全保供、确保人民群众温暖过冬。

    煤炭增产增供措施落地见效

    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研室副主任、委新闻发言人孟玮介绍,9月以来,国内煤炭价格持续上涨,屡创历史新高。为确保煤炭安全稳定供应,确保人民群众温暖过冬,发展改革委迅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会同有关方面扎实做好增产增供,缓解市场供需矛盾,并及时开展煤炭价格调控、煤炭企业生产成本调查和价格督导,促进煤炭市场回归理性,促进煤炭价格回归合理区间。随着相关措施逐步落实,成效日益显现。可以从产量、存煤、价格三个方面来看。

    一是煤炭产量较快增加。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0月份全国煤炭产量3.6亿吨,同比增长4%。从调度情况看,11月以来煤炭产量仍在稳步增长。二是电厂存煤持续提升。10月份以来,统调电厂供煤持续大于耗煤,存煤加快回升,11月14日,电厂存煤1.29亿吨,月底有望超过1.4亿吨,目前可用22天,较9月底增加9天。其中,东北三省统调电厂存煤超过1400万吨,比9月底提升1倍以上,可用天数达到31天。三是煤炭期现货价格大幅回落。10月19日以来,郑商所动力煤期货主力合约连续多日下跌,11月15日收于809.6元/吨,较10月19日高点1982元下跌59%;秦皇岛港5500大卡动力煤现货平仓价降至1095元/吨左右,降幅超过1000元/吨,晋陕蒙主产区煤矿坑口价降至900元/吨以下。

    在今年第一轮寒潮来临之前,我们就提前采取针对性举措,予以有效应对,寒潮期间煤炭供应平稳,寒潮后煤炭产量迅速回升。随着全国煤炭产量和市场供应量持续增加,电厂供煤、存煤和港口煤炭场存水平还将进一步提升,今冬明春煤炭安全稳定供应能够得到可靠保障。

    孟玮说,下一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发展改革委将进一步发挥煤电油气运保障工作部际协调机制作用,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加强统筹协调,推动保供稳价各项工作落实落地,全力确保经济社会平稳运行,确保能源安全保供,确保人民群众温暖过冬。一是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督促核增产能煤矿按照核增后的生产能力组织生产,督促复产煤矿稳产达产。二是加强煤炭中长期合同履约监管,进一步提升履约水平。三是加强运输协调,确保煤炭运到需要的地方。

    有专家认为,“燃煤之急”虽得以缓解,但其中暴露的能源结构过于依赖煤炭、发电以火电为主、新能源发电量占比仍较低等长期存在的问题依然存在。深刻认识做好能源保供工作的重要意义,全力担起能源保供的政治责任,必须要有全局视野。事实上,能源保供与遏制“两高”项目、强化能耗“双控”并不矛盾,目的正是保证经济平稳运行和高质量发展。

    提前锁定天然气保供资源

    海南,我国首个自营超深水千亿方大气田——“深海一号”11口深水气井均已全部投产,预计保供季内达到产量峰值。

    天津,一艘满载液化天然气的运输船在天津液化天然气接收站靠岸,近1亿立方米的运输量能够满足北京市一天的用气需求。

    受寒潮影响,今年冬天,北方地区的供暖季提前到来,国内天然气冬季保供已全面启动。截至目前,全国已提前锁定天然气冬季保供资源1750亿立方米左右,超过去年全年消费量的一半。从天然气储备情况看,供暖季全国可形成储气量270亿立方米以上,目前各大地下储气库已基本完成注气,为冬季调峰保供做好准备。此外,全国所有省区市柴油库存均已超过7天,预计仍将稳步增长。

    国家发展改革委预计,今年供暖季全国天然气总体呈紧平衡态势,局部时段、部分区域供需矛盾突出。下一步,他们计划高峰期组织“南气北上”,增加北方地区取暖用气的资源供应。此外,已制订每天3亿立方米的“压非保民”预案,必要时将有序启动,确保民生用气需要。

    新闻发布会上,孟玮也介绍,11月7日以来全国天然气日供应量达到10亿立方米以上,比去年同期增加约1亿立方米。面对本次寒潮天气,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组织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国家管网公司,把做好应对工作作为对今冬明春天然气保供能力的一次测试,综合采取有序动用管存气、启动地下储气库开采、定向增供燃气发电等措施,保障了天然气供应的平稳有序。

    目前北方地区已开始进入供暖季。受当前全球天然气供需形势紧张、气价暴涨影响,今年供暖季全国天然气供需总体紧平衡,高峰时段部分区域供需矛盾可能较为突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要求,发改委将充分发挥同各地、各有关部门和企业建立的天然气保供日调度机制作用,扎实做好各项保供工作,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确保合同严肃执行。重点是督促供需双方严格按合同保障供用气,对民生用气全部纳入合同,确保足额供应。

    二是组织全力增产增供。重点是推动企业大力提升勘探开发力度,促进国内气田安全满负荷生产,全力增加国内资源供应。

    三是加强重点地区保障。加强对北方取暖地区的供气保障,高峰期通过组织“南气北上”、加大储气动用等多措并举,增加北方地区资源供应,对供应偏紧地区加强调度保障。

    四是稳定民生用气价格。督促各地和相关企业严格执行天然气价格政策,保持民生用气价格基本稳定。

    五是做好精准有序“压非保民”准备。组织各地和相关企业扎实开展“压非保民”预案演练,制定可实操的压减工作方案,确保一案在手、随时可用,坚决做到“压非保民”“限气不关阀”。

    央企业亮实招助力保供

    为打好打赢今冬明春能源保供攻坚战,国务院国资委近期举动频频,多措并举推动中央企业千方百计组织生产,调动一切资源扩产增销保供。在此指引下,中央企业主动担当,在能源保供工作中发挥央企压舱石作用。

    “10月18日至31日,累计运输煤炭1315.6万吨,非天窗日均煤炭运量达到103.3万吨,较本月前期日均增加9.4万吨,煤炭运输保供工作高效有序进行。”国家能源集团朔黄铁路调度指挥中心的早交班汇报会上传来了好消息。

    经调查发现,10月份,国家能源集团共完成煤炭产量5064万吨,首次突破5000万吨大关;11月3日,日产量达177.1万吨,再创历史新高。

    华电集团重庆分公司同样全面履行今冬明春能源保供央企责任,按照“四明确、三落实、两确保”工作思路,第一时间成立“电煤保供党员应急小组”,采取“兵分两路、齐抓保供”模式,开足马力组织电力生产和电煤供应。委派专人驻守煤源地随时掌握矿方生产、存煤质量、数量及运输情况,加强过程管控,有效保证电煤在中转阶段的质量与效率,确保电煤“买得来、运得进、用得上”。

    数据显示,10月份重庆电网共安排发售电量计划80.3亿千瓦时,实际完成88.19亿千瓦时,计划完成率110%,其中统调主力煤机发电量计划26.51亿千瓦时,实际完成32.34亿千瓦时,计划完成率122%。重庆分公司全月采购电煤15.58万吨,10月底库存22.53万吨,按近30天平均日耗量可用33天,位于重庆区域各主力火电厂首位;完成发电量5.37亿千瓦时,计划完成率219%,比月度计划超发2.92亿千瓦时。

    同样令人惊喜的是,国投交通保能源运输亮出了实招。国投交通以河北交通厅在国投曹妃甸港召开煤炭运输保供稳价专题会议为契机,要求相关港口企业梳理查找煤炭运输堵点和难点,畅通保供绿色通道。

    其中,两家下水港口(国投京唐港、国投曹妃甸港)商讨与煤炭、电力企业签订保供稳价诚信经营承诺书,提前与客户对接,确保电煤、长协煤船舶优先靠泊、优先抢装,有效缩短了靠泊装船时间,提升了保供速度;两家上水港口(国投湄洲湾港、国投钦州港)认真践行集团港电协同战略,全力服务集团电厂需求,加强与监管部门协调对接,节约查验时间,优先接卸电厂煤船。

    粮食供应安全稳定

    今年我国夏粮产量2916亿斤,增产59.3亿斤,早稻产量560亿斤,增产14.5亿斤。从秋粮生产看,虽然河南、山西、陕西等地受严重洪涝和干旱影响,秋粮有所减产,但其他粮食主产区大多实现增产,尤其是东北地区增产较多,秋粮丰收已成定局。全国粮食产量将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为国内粮食市场供应奠定坚实基础。从粮食储备供应看,总量充足。政府储备规模稳中有增,结构和布局不断优化;企业商品库存增加较多,小麦和稻谷商品库存均同比增加50%以上,防范风险能力有效增强;36个大中城市主城区及市场易波动地区的地方成品粮油储备达到15天及以上市场供应量。

    “为确保粮食安全稳定供应,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等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粮食产购储加销体系。”孟玮说,实施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实施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和现代种业提升工程,打牢粮食生产基础;完善粮食生产支持政策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加大奖补力度,让农民种粮有钱挣、让主产区重农抓粮不吃亏;坚持并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继续对种粮农民实行补贴,扩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范围;坚持分品种分区域施策,灵活安排政策性粮食投放,适时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强调控;指导中央和地方各级储备企业把握好轮换节奏,切实发挥储备吞吐调节作用;开展重要农产品国际合作,推动进口来源多元化,改善进口商品供给,推动国内市场供给优化。

    (新媒体责编:qiaoyidan)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