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我省各级交通运输部门抢抓发展机遇,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积极构建结构优化、枢纽互通的“6+6”现代化港口体系,不断书写着四川港口发展新篇章。
据了解,近年来四川港口设施建设加快,有力支撑西部综合交通枢纽构建。全省以集装箱为核心的港口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泸州港发展成为具备百万标箱生产能力、实现铁公水联运的全国内河主要港口,宜宾港志城作业区成为功能涵盖集装箱、滚装、重大件装卸运输的综合性港口,广安港新东门作业区、南充港都京作业区、广元港红岩作业区都已基本建成并开港试运行,实现集装箱运输为零的突破。泸州、宜宾、广安、南充和广元以水运为特色的次级交通枢纽初步形成,成为西部综合交通枢纽的重要组成。
同时,2017年1-11月份,全省水路集装箱完成80.67标箱,比2016年同期增长11.71%。预计2017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超过85万标箱,四川水路运输取得了崭新的成就。
犍为枢纽主体工程全面铺开
四川水运资源丰富,是水运资源大省,全省共有航道里程10540公里,居全国第四、西部首位,在长江沿线11省市中位居第二,但高等级航道达标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6年以来,为了加快推进国家高等级航道达标升级工程,全省水运年均完成投资超过50亿元,在建和完工水运重点项目超过10个,创历史新高。
岷江港航电综合开发便是四川建设高等级航道重点项目之一。据了解,岷江港航电综合开发是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确定的国家重点项目,也是我省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的重点工程。
岷江港航电综合开发共有6个工程,分别为老木孔枢纽、东风岩枢纽、犍为枢纽、龙溪口枢纽和航道整治、乐山港建设,总投资估算近500亿元,预计2025年前全部建成。项目实施后,长江黄金水道将向上游腹地延伸162公里,岷江乐山至宜宾段航道等级提升,可常年通行1000吨级船舶,丰水期通行3000吨级船舶。
其中,犍为枢纽为第一个开建的工程。日前,岷江港航电犍为枢纽二期围堰已完成合龙,左右岸主体工程建设全面铺开。四川省交投集团港航公司犍为分公司常务副总徐乐毅介绍说,“犍为航电枢纽自2015年底开工后,一直按工期在推进,如今,左右岸主体工程建设全面铺开,正并驾齐驱加速向前推进。”据介绍,岷江航电犍为项目枢纽计划2019年年底第一台机组发电、船闸通航,在2020年建设全面完成。同时龙溪口枢纽在2017年上半年开工,上游的老木孔航电枢纽、下游81公里航道的整治,也计划在2018年开工。
乐山市航务局局长刘敏说,岷江港航电综合开发工程建成后,将给乐山市综合交通运输带来巨大改变。目前,乐山市对工业园区规划进行了调整,并对乐山港规划进行了修编。临近岷江的五通桥区、沙湾区、犍为县等,沿江布点工业园区,发展化工业、多晶硅等产业,方便大宗物资运输就近“下水”。
泸州港服务自贸区 助推港航快速发展
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是四川对外开放合作的重要窗口,是泸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泸州市港航建设和自贸区建设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港航建设服务于自贸区发展,自贸区发展又助推泸州市港航建设。
泸州港通过主动服务对接,奋力建设内陆自由贸易港。
主动服务全省。对接四川自贸区成都片区,建立成都青白江铁路港泸州港务局,合作打造川滇黔多式联运物流中心。对接川内城市,与宜宾探索共建协同改革区,与自贡、内江、乐山等合力降低物流成本。
主动服务滇黔。建立云南昆明、贵州六盘水等无水港,实现与云南昭通水水转运、昆明铁水联运。与昆明、贵州遵义等签订合作协议,推进政务服务互办、飞地园区共建、港口物流互通。
主动对接沿海沿边沿江城市。与上海、湖北武汉、江苏南京、深圳盐田等港口合作,探索港口物流发展模式,努力实现内陆航运出口“一票制”。与广东自贸区南沙新区片区、天津滨海新区、澳大利亚巴罗萨市等23个城市和自贸区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与青岛前湾保税港区共建“一带一路自贸驿站”,在港口通关、产业转移、金融服务等方面开展合作。
不仅如此,从2017年9月开始,泸州港在全省首推“天天直航快班”,从过去每周发3到4班船,增加为现在的每日一班船从泸州直发上海,沿途基本不挂靠,最快只需要8-10天便可抵达。
四川泸州港务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曹廷华介绍,“在运行时间方面,我们以前从泸州发往上海的时间比较长,需要在重庆中转,或者在沿途码头加载、卸载,运行时间会达到20天左右。通过天天直航快班,现在的时间缩短到12天左右,为客户带来时间效益的提升。从目前三个月的运行以来,我们的运输量增加了10%以上。”
据悉,开设“天天直航快班”是泸州港积极响应长江经济带和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助力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发展,进一步打造长江水运绿色快速通道,争取设立国家开放口岸和综合保税区,全面提升港口服务功能的一项有力举措。曹廷华表示,“泸州港将在港口设施的完善,功能的提升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提档升级。对整个泸州的外贸经济发展起到非常积极的助推作用,同时也对整个临港片区及自贸区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川将建设通达通畅的航道体系
据了解,四川水运还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建设交通强国的战略部署,把握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黄金机遇,加快推进实施省政府批准的《高等级航道达标升级专项工程方案》,破除航道瓶颈,加强水运通道建设,进一步提高全省航道通达通畅能力,弥补水运发展短板,为我省实施交通强省战略提供水路交通支撑。
力争到2020年,长江干线全面升级,岷江、嘉陵江全线达标,渠江全线贯通,金沙江有序开发,高等级航道网络基本建成,航道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基本构建干支衔接、通达通畅的航道体系。全省高等级航道1692公里全线达标,航道通过能力提升1倍,全省高等级航道新增达标里程873公里,新增升级里程422公里,水运成为四川省东西向综合运输通道的核心,有效通达成都、川南、川东北、攀西四大经济区,水路运输货运量占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比例提升2个百分点,从2015年的5%提升至7%。
(新媒体责编:wb001)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