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水运

    船员打拼成企业家 以传播中国舟船文化为己任

    宁波一位“分分钟几百上千万”的企业家,每个周末总会跑到沿海各个城市,不是去考察项目,也不是去洽谈业务,而是直奔当地的博物馆、古渔村、古迹遗存点,寻访与古代舟船相关的史料。

    他叫尤飞君,从事汽车轮毂生意,却总把探寻古船线索、制造古船模和仿古船当成“主业”。

    “如果没有改革开放,我现在可能还像爷爷那代人一样,驾着船在海上与风浪搏斗。”尤飞君对记者说,如今站在改革开放40周年这个节点往回看,他当年离船上岸创业,到现在又将生活重心回归到舟船和大海,兜兜转转这一回,改变最大的,并不是家里的物质生活水平,而是一家人对文化、对精神的追求。“在我们的心中有一个古船梦,有着对传承中国千年古船文化的一份责任。我们要通过研究中国古船历史、促成中外古船文化交流,让中国数千年的古船文化焕发新生。”

    上世纪80年代:航海世家的娃娃上岸创业

    尤飞君出生在象山港畔,祖辈父辈都在海上讨生活,祖父曾拥有一艘12吨的帆船,父亲也是船老大,对于大海和船,他有着一种天然的亲切感。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地,尤飞君的父亲有远见有魄力,组织当地几位船老大组建了一家船运公司,专门做近海运输生意。上世纪80年代初,尤飞君高中毕业后到了父亲的船运公司上班。

    跑了几年海运后,尤飞君对船特别是古船特别痴迷,“按当年的材料价格,造一艘最简单的船模要几万元,可到后来仅人工费就要5万元一艘。”尤飞君说,面对巨大的开销,他思来想去,决定上岸创业。

    1986年,尤飞君的企业开张。由于经营得当,两三年后有了一些自由支配资金,于是他在当地招了一些老工匠,在工厂里辟出专门的车间造古船。他们先造的是“绿眉毛”“福船”等常见的船型,造了四艘,都放在海岸边,不料有一年刮台风,一下子吹走了三艘,可把尤飞君心疼坏了。

    于是,尤飞君决定制作古船模。“其实,造船模不比造大船容易。因为我要的是那种最大限度还原真船的古船模,船窗可以开,船帆可以升,船舵可以转,甚至还能下水,这起码得要8个工种的师傅。”尤飞君说,由于古代造船工艺主要靠手口相传,很少有文字记录,造完几种常见船型的船模后,工作陷入了瓶颈期。

    为搜寻古船资料,尤飞君开始跑图书馆、博物馆,到沿海各个渔村走访,还千方百计向专家求教。可他了解得越深入,就越犯难:古船模图纸和资料传承下来的实在太少,而光有资料还不行,还得反复论证真实性和可行性。

    上世纪90年代:10年造了130多艘古船模

    工作之余,尤飞君一心扑在查找古船线索上。多方打听后,他找到国家博物馆研究员王冠倬先生。王老先生听说有人要造古船模,非常激动,两人一番长谈后,老先生把自己几十年积累下来的古船资料全部无偿赠送给尤飞君。

    这些古船草图让尤飞君重燃希望,他在此基础上四处寻访专家,打算画出古船的详细设计图纸。当得知武汉理工大学席龙飞教授是一位从事船舶设计、古船研究的专家时,尤飞君欣喜若狂,立即联系上了席教授。席教授当即带助手过来,给尤飞君提供技术指导。

    船模车间再次热闹了起来,尤飞君投入到古船模制作的人力和物力也更多了,有时仅一张古船的图纸就要花费数万元。在企业规模还不大的时候,尤飞君的资金常捉襟见肘,但他咬牙坚持了下来。

    经过10年打拼,尤飞君的企业越办越大,生意也扩展到了国外。每次出国,他总不忘去当地的博物馆寻找资料,几年下来,一些沿海国家的大型博物馆都被他逛了个遍。

    有一次出差去英国,尤飞君匆匆谈完生意,预留了一个多星期的时间,专门泡在英国的博物馆里寻找中国古船的历史文献,还买了100多本相关书籍。还有一次,为了一艘明代的宁波商船模型,他专门飞到日本多次走访,当他在一家博物馆收藏的画中见到这艘古船的模样时,激动得热泪盈眶。

    在如此专注与痴迷之下,尤飞君团队先后制作出了130多艘仿古船模,如春秋战船大翼、东汉时期的楼船、隋代的五牙舰和汴河古船等,几乎涵盖了所有有文献记载的中国古船型。

    有人欲出巨资购买这些船模,也有朋友建议可以将古船模用作商业用途,但都被尤飞君拒绝,可只要是公办博物馆有需要,他会毫不犹豫将制造、收藏的古船模拿出来展览,甚至转让。淮北、嘉兴、威海等地博物馆及中国海事博物馆等博物馆里,都有尤飞君团队的古船模作品长期展出。

    子承父业,父子两人在研究古船模。(资料图片)

    尤飞君请国内权威专家论证出土的最大木质船锚。(资料图片)

    新世纪:从造仿古船到创建研究所传播舟船文化

    制作完古船模后,尤飞君和他的团队还不满足,开始造仿古真船。

    2002年,他们根据《清明上河图》中古船的外型,开造第一艘漕舫船。这种宋代的漕运官船,制作工艺比较清楚,但船尾有一幅图案难以分辨。为此,尤飞君组织了3次专家论证会,最后用高像素数码相机把图案拍下来,再在电脑上放大才看明白:原来画的是“带翅膀的老虎”。解决这个疑问后,这艘6米长的漕舫船最终顺利完工。

    2009年,国内第一艘通过船检的全木制结构仿古游船“江山号”载着旅客畅游钱塘江,这正是尤飞君团队的杰作。这艘22米长、4.8米宽的游船,从宁海用卡车运至江山,沿途由交警护送,江山方面用两辆80吨大吊车卸货,引起上万名群众围观,一时传为美谈。

    尤飞君还收藏与船相关的各类文物。他收藏的一支重约500公斤、总长7.45米的木锚,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锚,经专家初步测定,极有可能是宋代宁波神舟遗物。他的藏品中还有东汉时期的楼船,2007年8月,美国一家电视台历史频道的工作人员专程赶到宁海,花了4天时间将此拍摄成电视专题片。

    尤飞君认为,每艘船都或多或少地记录了一段历史,宁波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点之一,更需要有人去关注、了解舟船文化。于是,他开始涉足舟船文化的传播、研究领域。

    2008年6月,“宁波船史展”在庆安会馆开幕,首次向市民讲述了宁波7000年的辉煌船史。展览由380余件文物、资料、历史图片与船模构成,尤飞君提供了70多艘古船模,这些船模的原型都是史书中记载的到过宁波三江口的古船,其中就包括大名鼎鼎的“郑和宝船”模型及宁波商帮率先引进的西方机械船“宝顺轮”模型。

    同年,尤飞君和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合作创建了“宁波宝德中国古船研究所”,研究所每年召开一次学术研讨会,由国内外专家提交学术论文进行交流,再由研究所结集出版。

    尤飞君还将自己造古船模时的古船放样图、设计图纸集合起来,编成了《中国古船图鉴》一书。书中以图片形式介绍了古代中国各个时期的古船形制,填补了中国古船研究的空白,传承了中国古代造船工艺。一经出版,就在国内古船爱好者中掀起了一股热潮。

    如今:父子俩成了中外舟船文化交流的桥梁

    “刚开始是兴趣爱好,后来慢慢变成了一种责任。”尤飞君说,他这几年在国外走访,发现很多外国人对中国的造船历史很感兴趣,但很少能找到相关的英语文献,其实中国的海洋文明和西方国家相比,毫不逊色,因此,在与外国友人交流过程中,弘扬祖国的海洋文化,也成了他的一种责任。

    让尤飞君没有想到的是,从国外读书归来的儿子尤泽峰也迷上了古船模,还策划了几次古船模赴欧洲国家展出,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反响。

    2011年,父子两人将“郑和宝船”模型带到德国不来梅展出,当地媒体争相报道。德国不来梅海外博物馆馆长非常重视,专程到中国造访尤飞君;2012年,应西班牙海事博物馆的邀请,尤飞君父子在西班牙组织了一场中国古船文化展览,介绍中国舟船文化。

    在父子两人的努力下,“宁波宝德中国古船研究所”成为国际海事博物馆协会在中国内地的唯一一个成员单位,尤泽峰如今是该协会常务理事,具体负责亚洲事务。

    今年年初,尤飞君父子从国际海事博物馆协会同行处获知相关信息,不远万里从海外购得了148艘大型古船和60艘船模。其中,有1937年被英国人看中、从鄱阳湖千里迢迢运到英国的中国游船,有世界船王包玉刚送给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耆英二号”帆船,还有印度洋地区的缝合船、来自秘鲁的草船等,涵盖了古今中外多个船型。

    专家们在现场查看后纷纷表示,去国外买下古船和船模运回中国,是国人文化自信得到提升的表现。同时,在以往史学界的海洋文化研究中,舟船研究领域比较薄弱,这批古船将成为专家了解海洋文明的一个窗口,为助推“一带一路”建设发展作出贡献。

    尤飞君说,回望改革开放40年,家中经济条件的改善倒是其次,更重要的是,他们一家人在精神文化方面都有了追求。如今,他们的心中不仅充满着对舟船文化、对海洋文化的憧憬,更满怀对传承中国千年古船文化的一份责任,“我们要成为传承舟船文化、促成中外交流的践行者,通过研究中国古船历史、促成中外古船文化交流,让中国数千年的古船文化焕发新生。”

    尤飞君还有个心愿,希望宁波未来能有一家公益性的高水准海事博物馆,他愿意无偿提供自己的藏品进行展出,让更多的人领略古代中国航海事业的辉煌成就和世界海洋文化的魅力。

    (新媒体责编:wb001)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