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印记,只要提起它,这个城市的形象就瞬间鲜活起来。作为长江下游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历史上有名的商埠,位于长江运河交汇处的镇江,自古以来就是“以港兴城”的范例,素有“南北之要津”“九省通衢”之称。可以说,码头或者渡口,就是属于它的特殊印记。
A
清晨8点的长江路,上班的车辆已逐渐开始多了起来。来自上海的葛先生一家正在市民绍先生的陪同下,沿着长江路欣赏江畔风光。
“我记得我以前来这儿的时候,这边全是码头,有运货的,也有渡江去苏北的。”
“码头早就搬到大港去啦,那个港区很大,这边就建成了城市风光带,我们称它‘珍珠项链’。”
是的,在镇江年过四十的人都知道,上世纪80年代初,还叫苏北路的长江路当年可是码头密集。道路北侧从解放路口起98号栈桥、1号、2号、3号(长航) 7号、8号(苏北航运)、9号(货运)至10号西货场码头,一字排开,桅杆林立,船只穿梭,道路南侧则有沙库、金属库、统一库、粮库等。不过,无论是码头泊位还是仓库,都很小。于是,借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大港港区一期工程于1982年复工续建了。而到如今,大港港区已完成了四期建设,实现了从“小码头”到“大港”的华丽转身(图1)。
“一期工程是1985年底建成投产的,有四个万吨级的泊位,码头等级是2.5万吨(图2),1987年,我们的港口就对外开放了(图3);二期工程与一期规模相当,1993年建成(图4);1995年配套港区的镇大(镇江-大港)铁路开始建设(图5); 三期工程是2009年正式竣工的,有三个大码头和一个小码头,最大7万吨级,现在正在改造成15万吨级; 四期是集装箱码头,专用泊位达到了5万吨级(图6)。有这么一句话:一个地方的发展看港口,看码头……”说起大港港区的建设,在镇江港务集团工作了30来年的计财部资深业务经理孙文星说起来头头是道。
不过,孙文星说,只要是像他这样在单位工作了二三十年的老员工说起港区建设都是一口清,“尤其是那些一直在一线工作的同事,细节上比我了解得还要详细,毕竟他们的青春都奉献在港区了”。
确实如此。记者在大港港区随机采访了周世涛、张志文、张波、殷俊四位工龄在30年左右的老同志,他们都一口清地说出了大港港区四期建设的情况。
“以前苏北路上的作业区主要是一些黄沙、石料,停靠的船一般也就二三十吨,大一点的五六十。现在我们四期都有集装箱码头了,从港区走的货物品种也多得多,有矿石、建材、各种原材料,也有食品、焦炭、现代化机械设备,往来的国家和地区也非常多。最早的时候我们港一年的吞吐量也就300万吨,现在我们一个月都不止这个量。”
“那时候货物的包装都是些一两百斤的小包装,需要两人一组搬运,我刚进单位时当过搬运工,常常一天搬下来手都磨破了。举个例子,有一次我和同事们一起搬运100多吨大米,记得是1吨40包,我们两人一组,8个人搬了7小时,算算1000多包从手上过。哪像现在这样的成组包装,港口有这么多铲车、叉车、吊车、门机这样的现代化机械。以前搬运工都是35岁以下的小伙子,现在驾驶这些现代化机械的有男有女。”
“以前仓储设备简单,货物堆放要求也不高。现在我们是全网络覆盖,无死角监控,对堆放以及保存也有非常高的要求。以前我们用地秤,现在我们用无线吊钩秤,不仅省了搬运货物的人力和时间,还更加精准了。”
“那时候我们就住在港区,一期工程刚建好的时候,港区外面都是农田,路也就是一条碎石子路,最好的房子是我们单位给员工建的宿舍楼(图7)。你看现在,周围多少工厂,新小区?市区有的娱乐设施这里都有。这就是港口带动,知道不?”
……
B
其实,他们说的事例可以用一组更为严谨的数据来印证:
1988年,镇江港务管理局年吞吐量仅1000万吨;
2000年,吞吐量达2150万吨,首次突破2000万吨;
2003年,镇江港务集团吞吐量达3046万吨,首次突破3000万吨;
2008年,达4208万吨;
2010年达5482.8万吨;
2011年达7140.2万吨;
预计今年将突破9000万吨。
但是,听着他们的讲述,你会有一种比冰冷的数字更能打动内心的热情。因为,在他们的话中有一种温度,那是一种叫作“情怀”的东西,以及由此而在言行中体现出来的一种自尊和自信。
他们会告诉你,港口这些年也经历过起起落落,最差的时候单位快发不出工资,但他们没走,他们留了下来。这不,现在好了,单位这两年工资涨得很快,福利也越来越好。“我们新分配来的大学生,他们的宿舍单位给装了空调”。
然后,他们会以行家的口吻告诉你,这样起落并不怪单位,“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港口要适应”,“港区要发展当然要投入后续建设,不能只看眼前,为长远建设短期效益受影响很正常”,“前几年金融危机,全球经济不景气,我们属于物流企业,对实体经济依赖比较大”……
再然后,他们会告诉你,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这样50岁左右快要退休的老家伙们也是很给力的。“这种情况下,我们和其他港口的竞争就更加激烈了,所以一定要做到高效和优质。我转岗到管理岗后,自学了电脑,达到了中级水平。”“现在都是现代化办公了,我们当年可没学过拼音,为了打好字,我可是下了苦工。我记得刚开始时,我要打‘吞吐量’的‘吞’,按镇江口音拼成了‘ten’,像这样的例子可多了。但现在就没问题了。”“我们很多老同志都自学了简单的英语,虽然外轮来了也有懂外语的代理可以帮我们沟通,但我们自己能交流,效率更高效果也更好,你说是不是?”
于是,话题就渐渐扯到了镇江区域经济、全国港口竞争,全球经济一体化……一番讨论后,他们会期待地说:“我们现在是长江第四大港,希望政府能加大对港口的建设和支持,这样,我们完全可以让位次再向前一点的。”
他们还会笑着打趣“这两年单位效益好了,年轻人找对象比前几年有底气多了”,并满怀信心地说:“镇江人有个习惯,企业很牛,企业的员工下班后也喜欢把工作服穿在身上,然后大家就会很羡慕地看着他们。再过两年我们也可以这样骄傲地走在街上了。”
(新媒体责编:wb001)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